分卷閱讀151(2 / 2)

阿四又將手搭在官員身上,對方知情識趣地解答:“各地義倉儲糧用以備荒,其中的糧食將取自中戶、富戶,每畝田收糧二升,下下戶與夷族不收。災年用以賑濟災民或是借貸農民作為種子,秋收再歸還糧食②。”

再有就是以工代賑,水災之後不少水利往往需要修繕,地勢低矮的城鎮需要修葺……阿四知道如今實行的賦稅製度是: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簡稱租庸調。百姓需每年為國家服役二十日,還得是百姓自費衣食。

即使是修繕水利,多半也是從未受災的地區調用民眾。至於當地的災民,能夠領到不餓死的糧食已經是萬幸了,重建家園是無可推脫的義務。

如此種種條例,阿四聽來,已經是極為完善的,她無可補充,甚至學到了不少。

水災一事說清楚,半數官員向皇帝告辭。等人一走空,阿四周圍空蕩下來,她蹭坐在末座的身影落在皇帝眼中。皇帝顯然是早已注意到阿四的動向了,她放下筆鬆鬆手腕,笑問:“阿四怎麼坐到那兒去了?”

阿四照實說:“阿娘和官員們的話我時常聽不明白,隻好找個人問一問,學到不少呢。”

“能聽得進去就是好的。”皇帝時常令女兒們陪坐聽政,為的無非就是這個。

言語間,太子聞訊趕來,向聖上施禮:“和親公子事,請母親寬恕兒的私心,寬宥兒再略微考慮兩日。”皇帝應允,又將義倉的事宜交給太子去辦。

下午皇帝也需要休息,太子帶著阿四告辭離開甘露殿。

兩人同行一段路,阿四問:“長姊希望和親回鶻的公子歸國嗎?”她心裡覺得不應該,想不通便問了。

太子牽著妹妹的手笑:“這件事不是由我的心意決定的,而是由眾人的想法決定的。如果大多數的人希望他回來,那麼他可能會回來。”

阿四驚訝:“長姊要去問一問彆人的意見?還得是很多的人?”

“不需要我去問,而是會有人來問我的。”太子道,“當然了,我也要表現出傾聽的姿態來。”

分叉路處,阿四見太子預備前去的方向不像是東宮,便問了太子的去處:“長姊是要出宮嗎?”

在阿四的記憶裡,太子自從成為太子之後,出宮的次數屈指可數了。

太子雙手攏在袖中,感歎道:“是啊,我有一崔姓姨母,她曾教養過我和弟弟數年。出於孝道,我得去問候崔家姨母,順帶將弟弟的消息告訴她。”

正如阿四今日張揚地乘坐興慶宮的車回宮,儀仗簇擁著太子走進宣陽坊的一處佳宅,內裡的侍從見怪不怪地行禮問安,太子入內見病了有一段時日的崔姨母。

太子短暫地作為越王子的幾年裡,生母難產而亡,一直由生母的雙胞胎妹妹照顧她和弟弟的飲食起居。皇帝當年殺弟之後,未免人心浮動,赦免了越王府舊部,婦孺一概不牽連。孩子一並送入宮中教養,院牆內的女人也被放還各家。崔姨母不願回道崔家,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