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317踩坑你去,機緣我來(二合一章節(2 / 2)

三大法印齊出,未來彌勒生生定住九品蓮台,叫靜思和尚和眼前淨土無功而返。

卓抱節、藺山齊齊應諾一聲,各自忙碌。

雷俊正琢磨著,忽然心神再次微微一動。

縱使未來彌勒崛起,此前大部分人也隻是認為他雖動搖靜山和尚的地位,但短時間內難以接近對方實力。

其人同唐廷帝室之間來往雖然較多,但在東宮儲君問題上則素來謹慎。

但過程看起來並不如何輕柔,反而激烈至極。

雖然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於在學宮授課,但身在帝京交遊廣闊,藺山建立廣泛人脈關係的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一些機遇。

他看似在穩定山嶺地勢,實則法力凝結成一束,一路向下,深入地底。

雷俊麵色如常:“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行三人沒有急著直接往離仙山和雲霄山脈行去,而是在附近山川間遊曆一番。

雷俊引導下,大家很自然便來到鹿萍山一帶。

好在張徽修為提升到七重天境界後,可駕馭更高品質的皇室重寶。

正常情況下,大周天法鏡這般凝聚鏡光直視,有可能被心靈感知與洞察高明的對手察覺端倪。

出於各方麵考慮,他近些年來便在一點一點不斷展現自身能力,豎立聲望威信,慢慢積累蓄勢。

其出招如山崩,令人難以招架。

雷俊通過大周天法鏡看著,連連點頭,確定對方比幾年前在南荒時,神通法力都又有精進。

靜山和尚麵不改色:“唐廷治下景象,再虛假不過,隻有我佛主導的白蓮新世界降誕,新破舊世,方才能拯救這人間!靜久師兄同你,已經踏上邪道,定當清除你們,白蓮一脈方可重歸正道,貧僧唯一隻可惜下定決心還是晚了!”

“留神。”

他身上便袍之外,忽然有玉光凝聚,形成如虛幻玉甲般的存在,片片寶玉交織,看似脆弱,卻蘊含極強的護禦之力,幫這位大唐太子擋住白蓮宗虛幻淨土破碎帶來的衝擊。

看來,可能同地脈動蕩相關……雷俊心中若有所思。

不過那邊張徽實力不俗,硬生生撐到風停雨歇。

獨鈷印生身心穩定不動不搖之妙義。

另一派則無心被動等待,認為如此行徑隻會不斷消磨意誌,當主動出擊,顛覆皇朝,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機會,早日迎接白蓮淨土降臨,化人間為淨土。

張徽畫筆相對普通,沒有他玉甲那般神妙。

從雷俊通過大周天法鏡的視角看去,就仿佛天鼓嶺上忽然有巨大的白蓮盛放然後又逆向收攏,形似兩隻佛掌,一並合十。

福至心靈,一個名目自動在雷俊腦海中呈現。

雷俊則通過大周天法鏡淡定看著天鼓嶺那邊的情況。

而如此手段,於儒家經學修士而言,至少要八重天治國境界才有。

他不急不躁,立於鹿萍山山頂,看著卓抱節在山上各處好奇地檢視野生藥材,看著藺山在山林間盤膝而坐,吐納天地靈氣。

“接下來隻有我們自己同門,行程可以安排得隨意些了。”

而另一方麵,未來彌勒不斷進步,已經要到再難製約的地步。

未來彌勒雖然同樣通曉佛門禪武之道,但僅就目前而言,單憑禪武身手,他也難以言勝。

但藺山作為不足百歲的六重天境界天師府長老,本就是龍虎山一脈高功之下最有分量的骨乾之一,有心經營之下,收獲不小。

有某樣東西,順著地脈,仿佛漂流而下,到了鹿萍山這邊。

天鼓嶺方向開出一道中中平簽,不過其中關於危險,對應的應該是雷俊個人水平。

先前被雷俊暫時擱置有關於黃泉和忘川煙嵐相關事,接下來可以考慮重新拿上日程表安排了。

晚些時候,朝廷和山門陸續有消息傳來,卓抱節、藺山方知事情原委。

白光流轉下,他整個人仿佛化身一尊玉佛,沒有任何脆弱易俗之感,反而令人生出堅不可摧,金剛永固之大自在意境。

這種情況下,雷俊大周天法鏡的觀測,可以更舒展些。

這次的簽運,天鼓嶺那邊應了“雛龍險行”之語。

忽然,他心中一動,有所發現。

雷俊眼下更好奇鹿萍山那道上上簽具體指向什麼。

衝著太子張徽而來?

他雖不是靜久親傳弟子,但在對白蓮宗未來何去何從的看法上,無疑是白蓮聖主靜久的衣缽傳人。

大地緣起。

忘川煙嵐是好東西,可砥礪人神魂,令神魂更加堅韌。

自菩提寺頂尖高手隕落殆儘後,白蓮宗出身的靜山和尚,便是無可爭議的佛門禪武第一高手。

未來彌勒輕歎:“靜山師叔,你們才是走火入魔了。”

靜山和尚他們的目標,果然不是太子張徽一行,而是同門未來彌勒。

除了未來彌勒外,進入山區的東宮車駕,也被卷入其中。

過了片刻,由遠及近,先前沒有任何動靜的鹿萍山,這時忽地也震動起來,莫名地動山搖。

藺山:“當前還不確定是白蓮宗內訌還是他們有心刺殺太子殿下,消息有待更進一步確認。”

他旁觀如此,當麵直攖未來彌勒鋒芒的靜山和尚、靜思和尚,感觸更深。

對方佛法氣息收斂下,麵容顯得有些模糊,叫雷俊看不真切。

如此激烈的動作,像是當真正的白蓮宗主現在彌勒已經不存在了一樣,白蓮宗內部最近發生很大變故麼……

雖然是佛門寶物,但於雷俊而言,這同樣是一件適合他的靈物。

如今一晃,也是二十年左右時間過去了。

關於未來彌勒與靜山和尚之間糾葛的詳情,當前還不好講。

張徽麵上,則無半點自得之色,反而神情沉靜之餘,略有幾分凝重。

但此刻於未來彌勒而言,仿佛沒有秘密可言,一切信手拈來。

這一刻,太子張徽等人麵臨自抵達天鼓嶺以來最大的危機。

前者代表人物,便是當代白蓮聖主靜久。

雷俊立在鹿萍山上沒動,靜靜看著遠方發生的一切。

我等出家人,又豈可煽風點火,無端禍亂人間?”

雷道長選這道上上簽,隻要在鹿萍山這邊等著就行。

雖然沒有聲音,但大周天法鏡這時鏡光更進一步凝練。

但同天龍寺、懸天寺、菩提寺這些佛門正道聖地的傳承有一些分彆。

同靜山和尚禪拳對碰同時,未來彌勒似乎張口說了什麼,似是誦經似是發願。

雷俊身處鹿萍山上,目光看似遠眺西邊大江兩岸。

現在先人生有夢,各自精彩吧。

近乎決裂和反叛了……雷俊見狀,心中暗道。

他們雖然也被困在佛光淨土內,但靜山和尚、靜思和尚的目標是未來彌勒與九品蓮台。

由此形成的碎滅之力波及四方,摧毀整片天鼓嶺山區,一時間景象仿佛毀天滅地一般。

雷俊視線從靜思和尚轉向靜山和尚。

他是太子儲君,但畢竟還不是真正的帝皇。

直到未來彌勒出現。

張徽,就是這樣一位神來之筆麼?

隨著雷俊修為實力不斷提升,他如今再探地脈,視當地情況而定,有時候已不用當真下去。

於是便見白色的孔雀明王相出現,有孔雀加身,未來彌勒力量大漲,同小境界方麵更高過他的靜山和尚對碰,半點不落下風。

而伴隨未來彌勒左右的白蓮宗至寶九品蓮台,卻受到無形力量牽引,有同未來彌勒分離的征兆。

但隨著近一、二百年內白蓮聖主靜久身體不妥常年深居簡出,白蓮宗內部以靜山為代表著不斷崛起。

張徽作為正兒八經的東宮太子,修天子帝王術,一身實力在同境界修士中近乎傲視群雄不假,但常理來講也做不到七重天境界便有如此勘破虛空的神妙。

雙方矛盾越來越深,各自影響的白蓮宗弟子越來越多,最終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有利有弊,忘川煙嵐同時可能令人神魂麻木,影響感知,令人不再敏銳。

所謂“大地緣起”,便是天鼓嶺那邊佛光淨土崩滅後,導致用來布置淨土埋藏在地下的寶物一起崩散。

這位太子殿下在雷俊麵前雖然一直表現地很得體,但就雷俊聽到的種種消息而言,對其觀感難說有多好。

但他雙瞳深處,天通地徹法籙這時已然不斷流轉。

縱使隔著合攏的白蓮佛掌,雷俊仍能大致看清內裡發生的種種。

那分明是佛門手印一脈才有的絕學,此前並非白蓮宗所傳承之佛法奧妙。

山中的卓抱節和藺山都是一驚,連忙升空,驚疑不定看著下方鹿萍山。

但未來彌勒的實力,還是超出預計。

那極可能是一個已經八重天圓滿的白蓮宗高僧。

白蓮宗……

就見天鼓嶺伴隨白蓮佛掌崩塌碎滅後,山岩整體向下塌方,赫然變成一片凹陷的地穀。

佛光淨土受此影響和衝擊,反而崩解開來,原本合攏的白蓮佛掌,向兩邊打開。

而隨著未來彌勒開始大放光彩,靜山和尚、靜思和尚等人越發不安。

這一方麵可能受其恩師上官寧影響,另一方麵還是在藺山本人。

內獅子印生出加強把握自身的妙義,同時也加強把握與之相關的九品蓮台。

但眼下,張徽也唯有既來之則安之。

這兩個僧人修為實力皆不凡,至少都是八重天境界。

整片天鼓嶺群峰都劇烈震蕩,天地靈氣紊亂,破雲裂空,崩毀大地。

藺山算了算時間:“嗯,不急在這幾天,轉轉也好。”

大周天法鏡偏轉下,映照成另一個人的身姿,從另一個方向,靠近天鼓嶺而來。

天鼓嶺已經可以說是完全被白蓮宗從地圖上抹去。

雷俊不動聲色,將之收下。

雖然靜山和尚、靜思和尚本意沒打算對付太子張徽,但未來彌勒到這邊,一旦錯過,很難再有機會,故而他們唯有當機立斷,大魚小魚一網撈了。

而在佛門淨土中央,有方才隨靜山和尚一起隱藏在天鼓嶺的白蓮宗高僧,此刻盤膝而坐,默默閉目誦經。

局麵已容不得靜山和尚繼續如此,眼下唯有仔細籌謀,同時,果斷出手!

外獅子印引動天地共鳴,生出遭遇困難反而更勇猛果敢的妙義。

眼前這個年輕的師侄,從前深藏不露,南荒時終於被逼出真本事,如今不需要再有所保留,展現出的才情、實力果然遠超過去多年固有印象。

難怪無風險無後患白得一道三品機緣……雷俊感到滿意。

靜山和尚麼……雷俊心中猜測。

靜思和尚看外貌已經有些蒼老,但此刻通體上下閃動智慧圓覺的寶光,也如一朵巨大白蓮般,同周遭淨土相合。

但此事造成的直接後果,令人啼笑皆非:

大唐太子殿下張徽,剛剛出帝京洛陽開始他的第二次遠遊,便再次因為相關“刺殺”事件,不得不中斷行程,以安全考慮為重,結束出遊,直接打道回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