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作為榆林當地大戶,前段時間又從糧商手裡收購許多糧食,四千石糧食他們自然拿得出來。
實際上王家囤積的糧食在兩萬石左右,折合成銀子大概有八千兩。
王老爺和一幫大戶儘力收刮市麵的糧食,就是想囤積居奇,等到糧價上漲後,這兩萬石糧食就能賣到兩三萬兩銀子,大賺一筆國難財。
天災對於百姓來說是饑餓和絕望,可對於官紳大戶來說,如同饕餮盛宴。
可惜他們還未能出手,就被李毅帶著饑民討要糧食,一下子搬走四千石。
想到這裡,王老爺心都在滴血,對李毅是恨到骨子裡。
李毅可不會在意。
朱門酒肉臭,路由凍死骨,既然豪門地主不願納稅,又不肯賑濟災民,那就彆怪饑民為了活下去鋌而走險。
他帶著碎金軍,護送著饑民返回榆林的饑民營地。
因為缺少車馬,除了十幾輛架子車,剩餘的糧食都由饑民背著。
可是饑民卻並不嫌累,反而抱緊肩上的糧食,滿臉憨厚的笑容。
一些饑民還捧著雙手,不斷去接漏出來的糧食,唯恐一粒麥粒落下來。
等到大部隊回到營地,所有饑民都圍了上來。
當他們看到運回來的糧食,許多饑民喜極而泣。
有了糧食,他們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是這個混亂世道最珍貴的東西。
史可法帶著賑災官署的屬官,一臉負責的望著凱旋而歸的饑民青壯。
實際上,李毅用這種無賴的手段討要糧食,他是不同意的。
帶著饑民圍堵大戶,逼他們拿出錢糧,這種做法與賊寇何異?
但是在近十萬嗷嗷待哺的饑民麵前,史可法全然沒有辦法。
這就是明末士大夫的現狀。
他們謹守著仁義道德,卻又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反而會抨擊解決問題的人離經叛道。
最終隻能在空談和瞎折騰下,讓大明朝一步步的跌入深淵之中。
好在史可法雖然奉行儒家君子之道,可並不迂腐。
他不讚同,但會支持李毅。
為了防止各官府衙門索要糧食,李毅讓王五立刻將糧食分發到各甲,讓他們統一熬粥吃飯。
等到事情安排妥當,這才回到賑災官署。
史可法見李毅返回,拎著茶壺為他倒了一杯茶水。
李毅一飲而儘,擦了擦水漬,笑著道。
“今日一舉向王家討要了四千石糧食,夠饑民們食用兩個月的了。”
四千石糧食不是小數目,但是在近十萬饑民麵前,卻並不多。
不過賑災官署能夠存儲兩個月的賑災糧,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史可法也不由感歎道:“幸虧有你在,饑民才能有條生路。隻是你這樣做,定然激怒延綏大戶,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
李毅冷笑道:“他們鐘鳴鼎食,自然不願意。反正我已經與他們水火不容,也不差這件事。”
對於李毅的擺爛,史可法也沒有辦法,但是不知如何,他心中有些暗暗羨慕。
他師從史可法,年少英才,名聲彰顯,可謂是風光無限。
可入了官場卻處處受製,考慮諸多,遠遠不如李毅快刀斬亂麻來的痛快。
接下來,史可法帶著屬官分發糧食,記錄在案。
中間有兵備憲司接到王家上告,前來過問,但都被史可法敷衍過去。
而李毅也不會隻對王家討糧。
榆林周圍的延綏大戶,都在他討糧的範圍。
於是,一個月來,官道上到處都是結隊奔走的饑民。
他們在保長、甲長的帶領下,列著散亂的隊形,扛著農具,拿著木棍,頗有幾分賊寇的架勢,嚇得官道上行人奔逃。
其實,這也是李毅故意為之。
接下來明末形勢會越來越糟,一旦失去楊鶴的庇護,他定然會被清算。
所以他在加緊訓練碎金軍之際,也讓農會管事們宣講天下大同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聲望,再組織饑民,以隊列訓練他們。
若是自己一旦造反,隻要簡單武裝,就能從饑民中拉出一支萬人的饑民軍隊出來。
各支饑民都有三四千人,在農會和屬官的帶領下,分彆向著榆林周邊大戶奔去。
有賑災官署的庇護,三邊總督楊鶴的影響在,地方官府根本不敢阻攔。
饑民也不鬨事,就是堵在官紳大戶的宅院門前,唱些譏諷為富不仁的小曲。
若是官紳大戶敢動手驅趕,傷害饑民。
隱藏在裡麵的碎金軍就會組織饑民圍攻宅院,闖進去占據房屋,搬運家具,但不會傷害大戶家眷。
接連幾家豪紳大戶受不住饑民圍堵,紛紛捐獻錢糧。
隻是一個月,賑災官署就獲得了兩萬多石糧食。
隻不過這筆糧食不可能全都分發給饑民。
如今榆林的饑民在農會和賑災官署的管理下,已經慢慢趨於穩定。
可是延綏饑民主要集中的地方是延安府。
接下來,賑災官署和農會還要想辦法賑濟延安府的饑民。
經過這段時間,農會和賑災官署配合越發默契。
由農會組織管理饑民,而賑災官署負責統籌和應付官府。
這樣的模式下,無疑給農會在饑民中宣傳天下大同,吸收農會成員創造了極好的土壤。
單單榆林饑民就有近萬人想要加入農會,吸收的管事也有近百人,農會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這樣一來,李毅就能儘量調動人手,跟著自己去延安府賑濟饑民。
他讓王五負責榆林饑民,自己先返回碎金鎮,調集管事趕去延安府。
離開榆林的時候,李毅專門去了一趟碎金酒樓。
高小甲見到李毅到來,將他帶到一間雅間。
等到小二上了茶水,退了出去。
李毅端起茶水道:“糧商的事情,有眉目了嗎?”
高小甲撓撓頭道:“倒是有些糧食願意賣糧給我們,可是他們趁火打劫,要價比較高。”
“要價再高也要儘快買下來。眼看著西北的局勢越來越亂,接下來糧價一定還會再漲,我們要早做打算。”
“師父,咱們也是要囤積糧食等著漲價大撈一筆嗎?”高小甲問道。
李毅敲了他的腦袋,低喝道:“西北糧價本就高,咱們怎能囤積居奇。我們積攢一批糧食,等到關鍵時刻,有大用。”
“大用?”
高小甲不明白李毅所說的大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