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個青年的故事(1 / 2)

這無限的世界 baka夢雲 7241 字 9個月前

第214章 一個青年的故事

來聊聊一個青年的故事吧。

那是平凡的一天,某醫院的產房裡迎來了一個新生命,這代表著一對新婚夫婦迎來了家庭的新成員。

與神州大地無數平凡家庭一樣,夫妻倆把孩子視為珍寶,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成為有出息的人。

因此,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友善待人,要謙遜有禮,要樂於助人,要多交朋友,隻要用真心對待其他人,就一定能換取到彆人的真心相待。

然而好景不長,夫妻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孩子因為先前在外婆家寄住,沒有同行而幸免於難。肇事者賠償了一大筆費用,但幾歲大的孩子如何照顧依舊是一個難題。夫妻雙方的父母經過商量決定輪流照顧孩子。

就這樣,轉眼間就過去了許多年。孩子長大了,在祖父母與外祖父母的關愛下努力學習,考上了省裡不錯的本科大學,成為了他們眼中的的驕傲。

幼年時的創傷經曆沒有留下陰影,儘管父母的音容笑貌隻能通過照片懷緬,但孩子牢記著當年父母對自己的教導,希望能夠成為父母期望的人,希望與所有人都和睦相處,希望能被所有人都喜歡。

他成功了,當孩子長成青年之時,他也成為了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人。因為他總是平等的對待著與身邊人們之間的關係,總是讓身邊的人有著如沐春風的感覺。

——他總是,信任著身邊的人。

他可以與彆人共情,看到彆人高興的笑容時,他也會露出發自真心的笑容,由衷的為他人高興;若是他人因為遇到了不好的事情而悲傷時,他也會感到真切的悲傷,並且儘自己的一切可能去安慰那個人;他也不擅長拒絕彆人,因此當彆人向他請求幫助時,總是儘最大努力提供支持。

但有一天,他意識到一件事情,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相互理解,相互認同的。不僅是性格,社會環境和成長經曆的差異,都會使得一些人產生分歧,走向不同的方向,因為他們的理念注定無法調和。

即使一時之間能夠使他們和平共處,但裂痕已經埋下,二者最終也會分道揚鑣。

那是一件看起來相當不起眼的事情,與他有數年友誼的兩個女性朋友之間發生了摩擦,矛盾伴隨著時間流逝而越發升級,從抱怨,到互相謾罵,最後甚至在青年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發展到了極其糟糕的態勢。

夾在中間的青年並不能理解這個事實,也不明白為何事情會發展到這一境地,他隻是按照自己之前處理問題的方式,堅持了一直以來的做法,試圖居中調節雙方的矛盾,想要通過溝通來化解誤會。

但青年失敗了,他努力了很久都沒有成效。或許他認為自己和另外兩人都是朋友,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和和氣氣的交談,不過事情的當事人似乎並不這麼想。現實中的情況就是,他的兩位女性友人成為了互不相容的仇敵,而他夾在中間就像被麵包兩麵包夾的芝士,雙方都覺得他站在對方的那一邊,最終隻有他兩麵受氣。

儘管被如此對待,青年也還沒有放棄,他試圖去調查事情的起因與經過,去調查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兩人鬨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他去詢問其他可能知情的人,甚至花費大力氣,在圖書館翻閱資料學習心理學……最終,他發現了事情的根源。

其實不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瑣事,引起的糾紛罷了。

青年很高興,雖然他花費了極大的時間精力,但他的的確確找到了事情的真相,於是他把這兩位女性約了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一點一點的把她們的所有經過,以及她們為何發展到這一步的猜想,都給說了出來。

青年講的口乾舌燥,他本以為能夠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卻沒有想到兩位女性隻是把他的話語當做放屁。因為她們的關係,早已由於時間而逐漸發酵,甚至於由於青年的調解產生了反效果,令得談話氣氛降到了冰點。

青年一廂情願的調解徹底失敗了。在臨走前,一名女性直接將水潑到了他的臉上,而另一名女性,則是毫不留情的揭破了他一直以來沒有發現的真相。

“與其天真地以為能夠當個和事佬,還不如睜開你的眼睛好好看看,看看你身邊的人究竟有多麼虛偽……到底有多少人,偽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卻把你當工具一樣利用,滿足他們自私的欲望!”

青年不願意去相信,但女性的話卻如同一根刺般,深深地紮進了他的心裡,以至於他吃飯睡覺都忍不住去想這件事情,而他也的確通過回憶,想起了許多被自己所忽視的細節。

儘管非常不願意去懷疑自己的朋友,但青年還是展開了調查。

青年並非頭腦愚笨,也絕非毫無手段的蠢人,他隻是太過於輕信彆人。這一調查之下,真相就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麵,而他也第一次見識到了,自私與貪婪的醜惡。

那些平日裡喝醉了向他哭訴的,大多數隻是借著機會抒發情緒來蹭吃蹭喝的市儈之輩;那些自稱家裡有困難向他借錢的,其實都是拿著他的幫助花天酒地的貪婪之徒;最過分的是,那個平日裡和他關係最好的朋友,在自己趕回家看望生病老人的時候,偷偷地用他的身份證瞞著他辦理了信用卡用來透支消費,待到他去銀行查賬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身上背了許多的債務。

青年,已經不敢去信任他人。

青年的世界觀碎裂了,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所經曆的事情都仿佛碎了一地,他想哭,但卻流不出眼淚;想嚎叫,卻找不到地方;想去向他人訴說,卻在父母去世,家中長輩老邁的當下,找不到傾訴的對象,隻能把一切都憋在心裡……

青年默默地和自己的“朋友”們斷絕了來往,他毅然決然地拿起了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把那個“好朋友”送進了監獄,但那些已經坐實在他頭上的債務卻無法逆轉。於是他開始瞞著家中的老人,辦理退學,打工還債,甚至最後到了賣血的地步……

直到,他在破舊簡陋的出租屋中因為饑餓而虛弱萎靡,心生絕望之際,拿出手機後,發現了一個一看便是病毒軟件的對話框為止。

“伱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

“想……真正的活著嗎?”

……

仿佛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沒有想到,我居然是在這種情況下,重溫了一次自己進入主神空間前的經曆。

楊雲睜開眼睛,苦笑一聲——儘管他的眼前依然是一片黑暗,但他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然睜開了眼睛,隻是目前身處的這片黑暗空間,連一絲光源都沒有罷了。

那的確便是楊雲的過往,正因經曆了那些欺騙與背叛,所以青年才會心生絕望,從而看到了那個對話框進入主神空間。而他在生化危機中的行為,以及回到主神空間後那低於常人的六維,則是代表著他長久以來不堪重負的身體,以及滿目瘡痍的內心。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遺憾。楊雲進入主神空間前的過去,著實不能說溫馨。

——非常痛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