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啟李晟(1 / 2)

猛卒 高月 4547 字 5個月前

,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節!

貞元初年四月,朱泚再次掀起中原大戰,朱泚軍隊占領襄陽,封鎖中原唐軍的後勤補給線,導致三萬中原唐軍不得不向東南撤離,在卻亳州遭遇了李希烈大軍的全力阻擊,雙方在譙縣爆發了大戰。

這是一場注定沒有贏家的戰爭,雖然唐軍最終慘勝,擊敗了李希烈軍隊,卻付出了傷亡大半代價,三萬大軍隻剩下不到一萬人,李抱真身負重傷,不治身亡。

馬燧也受了重傷,劉洽率領八千殘軍向東突圍而去,前往楚州渡淮河南下。

李希烈損失更加慘重,八萬大軍隻剩下兩萬餘人,李希烈不得不率軍敗退淮西。

笑到最後的卻是朱泚和李納,朱泚的軍隊趁機占領了亳州和潁州,李納的軍隊占領了泗州和海州。

儘管襄陽失守,中原爆發大戰,但成都局勢卻十分平靜,大部分朝臣都知道,中原的地盤在群狼環繞之下遲早會失去,所以中原唐軍敗走東南,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震動,隻是在朝會引起一番論戰,然後便不了了之。

俗話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巴蜀平原的富庶和四周大山阻隔帶來的安全感漸漸使不少朝官忘記了收複長安的初衷,開始安心享受蜀中平靜而巴適的生活,甚至包括天子李適,他將長安宮改名為永安宮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僅如此,在三月舉行的科舉中,由李適親自出題,他取消了時事策論,專考文學和儒經,這個變化遭到不少有識之士的批評,認為這是忘記恥辱的表現。

但同樣也得到不少人的支持,科舉本來就是考文學的地方,年輕士子們不曆世事,讓他們寫時事策論能有多大意義?

不過襄陽失守卻讓朝廷有點緊張了,李適也很清楚,襄陽失守意味著什麼,一旦朱泚大軍再繼續南下,切斷長江漕運,東南的賦稅怎麼運到巴蜀來?

李適一反常態,在永安宮召集重臣商議對策,偏殿內很安靜,右邊坐在十幾名重臣,而左邊則坐著五名宦官,這已經是慣例了,但凡天子舉行的朝議,五名中官都要出席,參與聽政。

剛開始大臣們激烈反對,但就久而久之反對無效後,大臣們也隻得慢慢接受現實。

“皇兒,朕想知道,我們還有多少可用之軍?”李適首先問太子李誼道。

李誼依舊出任監國,主持日常政務,李適醉心於文學,基本上不管朝政,丟給了太子李誼。

李誼站起身道:“啟稟父皇,我們軍隊一共十萬人,其中兩萬人在淮南和兩浙,一萬軍隊在嶺南,一萬軍隊在荊南,峽州有一萬軍隊,漢中有兩萬軍隊,然後成都有三萬軍隊,包括兩萬神策軍和一萬守城軍,還有五千侍衛,沒有算在軍隊中。”

李適眉頭一皺,“朕還記得有不少民團,對吧?”

“民團有六萬人,分布著巴蜀各州縣。”

李適點點頭,又道:“大家都說說吧!襄陽局勢該怎麼應對?”

大堂內還是一片沉寂,這時,吏部尚書韓滉起身道:“陛下,讓微臣來說兩句吧!”

“韓相國請說。”

韓滉行一禮,不慌不忙道:“襄陽失守,對我們威脅最大的倒不是巴蜀安全,而是長江航運,這一點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長江航道若被賊軍切斷,我們將失去一半的稅賦”

這時,盧杞有些不耐煩道:“韓尚書,這些大家都知道,陛下不能久坐,你就抓緊時間說結論吧!”

李適讚許看了一眼盧杞,盧杞雖然被人詬病的地方很多,但在關心自己和對自己忠心上,卻是其他大臣都遠遠趕不上的,隻有他想到了自己不能久坐,彆人卻想不到。

李適便對韓滉道:“韓尚書繼續說結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