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發對自己的長相放心了。
貞娘給小兒子喂完奶、換完尿布,趙護已經收拾好了,急步過來問道:“怎麼了這是?你們倆今日哭什麼?”
說起這個,兩姐妹眼淚再也擋不住啪啪地落了下來。
這事起因還是趙護讀書。
本來趙大嫂以為小叔子沒能考中生員,以後便不了了之了。
為了以防萬一,趙大嫂纏磨著公公婆婆要分家,就算是明麵不分,以後二房的事他們也不管了,畢竟他們家孩子大了,以後花錢的地方多了。
他們養了小叔子這麼些年,就算是捅破天去,也是他們占理。
趙大龍沒成親前,聽母親的,成親後聽妻子的。
這年頭,哪家哪戶若是有個能讀書出來的人,家裡一眾親戚都能沾上光的,在徭役和納稅這一方麵,就受益極大。
趙大嫂嫁過來的時候,小叔子已經讀了兩年了。
還因為在村裡學得好,被先生舉到了縣裡的私塾。
趙大嫂覺得小叔子挺有希望的,公公婆婆要供他讀書,她也沒反對,可十來年過去了,趙護連個縣學都沒考上。
趙大嫂這邊看不到希望,而另一邊趙護成親生子,他們又要多養幾口人。
眼看著自家孩子大了,趙大嫂說什麼也不供養小叔子一家了。
斷了供養不說,還磨著分了家,不過趙護夫妻兩人不怎麼會種田,趙護那兩畝地,便由大哥種著,每年給他百斤糧。
分家之後,趙大嫂便一心撲在了兒子的學業上。
原先在村裡學得好好的,哪料到,趙護落榜沒幾日,突然自己寫了篇文章去縣學找了教授,這麼一來二去,教授竟看中了他的學問。
順利進了縣學,成了正兒八經的生員。
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廩銀。
趙大嫂想著那個悶葫蘆的小叔子都能成功,沒理由自家聰明可愛的兒子不行。
於是,便決定讓兒子拜縣裡最好的先生,這樣一來光是束脩就多了二兩銀子,後來心疼兒子年紀這麼小每日從縣裡走回家。
不止花時間,還吃不好休息不好,哪能把書讀好。
索性在縣裡租了個小院,跟著去縣裡陪讀去了。
家裡這一攤子直接丟給了丈夫和兩個女兒。
兩人住到了縣裡,這花費就與村裡不可同日而語了,不過小半年時間,已經十兩銀子沒了……
趙大嫂原先擲地有聲的要給女兒攢嫁妝。
如今是隻字不提,倒是與丈夫和女兒計算起了小兒子讀書的花費,這麼一算,讀個十年八年,差不多二百兩就沒了。
她先前與丈夫種地,閒時再上山采藥、打野味,一年到頭也不過才攢個十來兩。
後來兩個女兒大了,能做點女紅賺些銀兩,一家人也沒存下多少錢,也不知道她是被縣裡的富貴迷了眼,還是誰給鼓動心浮氣躁了。
今日回來,告訴兩個女兒,給她們尋了個好婆家。
貞娘聽得暗暗咋舌,“大丫先前的親事不是已經定了嗎?”
大丫一聽這個眼淚又落了下來,“娘說馬家與咱們情況差不多,將來即使成親了,也對弟弟的幫助不大,所以,她打算先帶我去讓施員外瞧瞧,若是被瞧中了,便回來將馬家的親事退了。”
“哪個施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