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球狀閃電》(1 / 2)

《球狀閃電》是劉慈心在2005年發表的一本以球狀閃電為中心展開的長篇科學幻想,講述了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個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陳博士的家中,並在一瞬間將他的父母化為灰燼,於是陳博士決定畢其一生去解開那個將他變成孤兒的自然之謎。

但未曾想,多年後,他的研究被納入“新概念武器”開發計劃,他所追尋的球狀閃電變成了下一場戰爭中決定祖國生存或是滅亡的終武器。及鋒而試,大西北戈壁灘上升起冰冷的“藍太陽”,世界變得陌生而怪異。一個完全未知的未來,在宇宙觀測者的注視下,降臨在人類麵前……

創作《球狀閃電》前,大劉還以為自己得了肝癌,咬牙忍痛伏案寫出了《球狀閃電》,想把它作為最後的遺作。而作為“最後的遺作“,相比於描繪宏偉宇宙的《三體》,《球狀閃電》更像是大劉給自己寫的回憶錄,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在劉慈心的眾多當中,《球狀閃電》不是最出名的,但是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這兩個方麵,卻可以說是僅次於《三體》的存在!

而顧仲宇之所以選擇這部作為國產科幻新裡程的第一槍,除了確實喜歡這個故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和《三體》、《流浪地球》不同,《球狀閃電》並不需要很多宏大的特效場景,尤其上半部分的內容,完全可以拍出懸疑片、甚至恐怖片的風格!這就節省了很多費用,按照製作方麵的估算,《球狀閃電》可以分成兩部曲來拍,第一部的製作成本完全可以控製在一億左右!按照去年票房冠軍《唐山大地震》的6.7億票房來看,這樣的製作成本還是有很大盈利空間的。

他前幾年的時候,也想先把《三體》、《流浪地球》這些翻拍出來,但是在認真考察了國內的特效公司和製作水平、以及現階段的國內電影市場,還是選擇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不是拍不出來,就算國內的特效公司滿足不了,他找工業光魔、數字領域的人來,隻要肯花錢,把關嚴一點,肯定也是能拍出來的。但是成本實在太高!

《流浪地球》第一部,特效基本都是出自國內公司,物美價廉,製作成本也達到了三億多,如果是找工業光魔的話,沒有一億美元打底,是想都彆想!而2010年國內電影票房冠軍也才6億多人民幣而已,按照票房最起碼要是成本三倍才能賺錢的規律來看,是連回本都沒有希望的!

所以顧仲宇那時候起就明白了,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得走長遠規劃的道路,一點急不得。所以他2008年的時候就投資並控股了港島的特效公司-先濤數碼(曾經負責過風雲雄霸天下、英雄、功夫等電影的特效製作),然後開始培養自己所需要的,新一代的特效技術人才,這些年先濤數碼也接了不少國內外的訂單,雖然公司還是處於虧損狀態,但是顧仲宇不在乎,隻要彆虧得太多就行,這幾年他不指望特效公司還能賺錢。

……

郭凡在看完《球狀閃電》的劇本和製作計劃後,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心情後問道:“顧老師,我不理解。這種過億成本的大製作電影,你為什麼會想到找我呢?”

“那我應該找誰?”顧仲宇笑著問道。

“應該是那些已經在電影界功成名就的導演們啊!”郭凡覺得自己一個新人,對比那些大導演們,根本是毫無優勢。

“比如?老謀子?徐老怪?”顧仲宇反問了一下,並和郭凡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