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縣城的醫院(1 / 2)

縣城離鎮上很有一些距離,而且陳新的堂姐夫並沒有開過像陳新的房車這樣的大車,因此開的也比較慢和小心,以至於他們一直到下午才抵達了縣城。

縣城裡的人比鎮上的人還要多,雖然在街麵上的人不多,但雷達顯示屏上那大片大片的生命跡象顯示,還是讓陳新能夠深切感受到縣城現在到底有多擁擠,或者說擠進來了多少人。

因為最初隕石撞擊是造成的超級海嘯,以及後續的高溫導致南北極冰川融化所帶來的影響,炎國東南沿海地區屬於重災區。

所以炎國從一開始收到隕石將要撞擊藍星的消息時,就已經開始了遷徙計劃。

然而三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短,即便有著國家整體調度,各部門通力協作,沿海地區的人口也還是主要被遷徙到了鄰近省市,隻有很少一部分人口被遷徙到了中部地區和西北地區。

這也就導致了像皖省這樣的和沿海省份臨近的省,遷入了大量的來自沿海省份的外來人口。

就連陳新老家的這個普通小縣城,人口也從過去的二三十萬人,暴增到了近五十萬人,翻了一倍的人口幾乎將整個縣城塞得滿滿當當。

如果不是遷徙來的人口是按照城市進行遷徙,原有的市政、醫療、警察等部門都建製完好,到了當地之後能夠迅速的恢複運轉,與當地部門一起協調運轉,恐怕光這些遷徙來的人口的吃喝拉撒就能讓遷入地區徹底崩潰。

人口暴增所帶來的影響也體現在了醫療資源的緊張上,陳新和父母一起來到原本的縣醫院的時候看到的是甚至比災難之前還要擁擠不堪的醫院候診大廳。

對於縣醫院陳新還是有不少熟悉感的,他的外婆原來就住在縣醫院對麵,是醫院裡的傳染科大夫,而陳新的媽媽參加工作之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縣醫院。

就連陳新自己,他離開這裡之前,大部分的童年時光也是在這裡度過的。

然而對於陳新而言充滿了熟悉感的門診大樓早已不複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類似於地堡一樣的建築。

從敞開的防護門進入,陳新四下打量了一番,才搞清楚這裡到底是怎麼回事。

縣醫院的曆史非常久遠,這塊地方也從縣醫院建立之初就幾十年沒有換過,所以縣醫院的下麵也存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挖掘的地下防空洞。

災難之前,縣政府將這裡利用了起來,重新修複原本的防空洞,並且加大加深,並且與地表的門診樓和住院樓相連接,然後拆掉門診樓一樓以上的樓層,再對剩下的地表建築進行加固,最後用拆掉的建築垃圾和挖出來的土層堆放到建築表麵充當緩衝層,就成了陳新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此刻的門診大廳裡有著大量來看病的人,不僅人聲嘈雜,也擁擠異常,顯然低溫嚴寒導致了大量的病人產生。

不過陳新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感冒或者凍上,像陳新這樣的骨折傷患並不多,所以陳新在排隊掛號之後,就和父母一起前往了位於地下的科室。

如果是在過去,陳新的父母倒是在醫院有著大量的熟人,儘管這麼多年下來,他們的熟人大多已經退休,但打個電話還是能找到不少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