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無所事事避難所(1 / 2)

在之前陳新看過的國家公布的避難所資料裡,每個家庭就隻有一間比大學宿舍都還要小一些的房間。

大概也就不到十個平方,卻要至少擠下一家三口,就連床鋪都是那種鐵架鋼絲床,生存條件的艱苦就可想而知了。

雖說在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一家三口甚至四五口人擠在不到十幾平米的小屋裡的情況在炎國比比皆是。

但是時間過去了都快半個世紀了,人均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早已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然而現在因為末日降臨,要將一切都倒回到七八十年代那種生活水平甚至還要不如,對於早已習慣了現代便捷舒適生活的人來說,無疑也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對於現代人來說,沒有外賣、沒有網絡,甚至連快樂水和肉食都沒有的物質貧乏的生活是絕對難以想象的。

而且還要在地下避難所裡躲著,連離開避難所都不行,這在很多人看來恐怕和坐牢也沒有什麼區彆了。

要知道年初爆發疫情的時候,全國人民在國家的號召下都做到了閉門不出,成功遏製了病毒的傳播,但長達一兩個月的不能出門卻還是把大部分人都差點憋出病來。

一邊想著這些,一邊吃完了飯,將垃圾收拾好之後,又喝了點水漱口,陳新這才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

現在外部環境還不穩定,陳新並沒有出去扔垃圾的想法,不過等外麵的環境穩定下來,這些垃圾肯定是要扔出去的。

吃完了飯又無事可做的陳新忍住了從箱子裡拿出手機來玩的衝動,站起身打算檢查一下避難所裡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然而避難所裡能夠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各項物資都碼放整齊,這是之前搬下來的時候就放好的,陳新今天才住進來,自然不可能有什麼需要整理的地方。

而且避難所說實話就隻有這麼大,臥室、起居室、盥洗室和配電室,這是避難所裡四個用集裝箱搭建起來的房間,也是陳羽的主要活動空間。

這裡因為集裝箱的箱體填充了保溫材料,比起直接用水泥修建的房間來說,在溫度上要舒服不少。

在這之外,物資儲藏室、水箱、油箱、汙水處理罐、發電機以及車庫都放在集裝箱外麵,是直接在山體裡挖出來的房間,畢竟這些東西並不需要保溫儲存,隻要保證環境溫度不會影響設備工作就好。

如果陳新已經在避難所住了很長時間了,那他還需要檢查一遍各種設備的運轉情況,但現在整個避難所除了發電機在工作之外,並沒有任何設備在工作,就連汙水處理罐都是乾淨的。

撓了撓頭的陳新也隻能再檢查一遍發電機的油箱,見裡麵的燃料還夠用,這才朝配電室走去。

陳新所儲存的汽油可是隻有油罐裡的這4000升,而他用來發電的小型發電機一次加滿可以裝20升汽油,發電十幾個小時。

但對於陳新來說,他一天的用電量顯然沒有那麼大,也就不需要讓發電機一直工作到沒油為止。

每天發電六到八個小時,能夠把配電室安裝的大型蓄電池充滿,滿足一天的用電量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