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可以預見的糧食危機(1 / 2)

其實莫卿妍也知道在末世環境下,有一個能夠產出食物的溫室到底有多麼重要,但她家的避難所是當初蓋房子的時候修建的,當時並沒有考慮溫室的事情,反而把地下一層設計成了一個酒吧。

這也就導致了莫卿妍的避難所是沒有食物方麵的自持能力的。

短期內這當然不是問題,無論是用物資與彆人交換,還是其他方式獲取食物,都能夠支撐下去。

甚至因為地下空間足夠,莫卿妍儲備的物資也不少,足夠她和莫卿馨還有丁寧吃兩年了。

如果隻是核戰或者其他末日災難,一兩年的時間足夠她們等到災後重建或者搜救隊伍的營救了。

但現在大家所需要麵對的長達百年的極寒長夜,地表將在一百年內都屬於凍土環境,根本不適宜任何作物的耕種,人類的糧食生產幾乎可以說99%都徹底報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所能夠指望的就隻有災難之前的物資儲備,以及修建在避難所裡的這些位於地下,不那麼受氣溫影響的種植溫室了。

陳新這邊因為遠離市區可能還不知道情況,但莫卿妍因為緊挨著市區的市府避難所和購物中心避難所,倒是多少知道一些情況,現在市區的避難所都已經開始控製物資的使用。

主要食物來源雖然還是災前儲備的糧食,但也已經開始在食物當中搭配種植溫室產出的蘑菇以及飼養的老鼠了。

在炎國,蘑菇的種植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會選擇用蘑菇作為災後避難所主要食物來源的原因所在。

蘑菇作為在當前環境下所能獲得的主要食物來源,如果管理合理,在適宜環境下,一百平方米的種植麵積采用立體栽培種五層的話,產量即便是最保守的一平米產出30斤計算,也可以達到75000斤一年。

這個產量已經不低,但想要保證一個避難所的食物供給,小避難所雖然修建溫室比較困難,但不需要太大種植麵積就能保證食物供給的他們反倒問題不大。

就好像陳新的避難所,一百平米的種植溫室,全種蘑菇的話,足夠陳新一個人吃到撐死,還有多餘的產量能拿來釀蘑菇酒把自己淹死。

但對於大避難所來說,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而且越大的避難所,問題越嚴峻。

因為人越多需要的食物就越多,而所需要的溫室麵積也同樣會更大。

畢竟乍一聽一百平米一年可以產出七萬斤以上的食物是會覺得很多,但本市常駐人口三十萬,得益於災難之前炎國政府“不拋棄一個人”的政策,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人得以進入避難所幸存了下來。

按一個人一年消耗一噸食物計算,二十七萬人需要至少三十六萬平方米的蘑菇種植麵積才能滿足消耗。

因為地表已經無法種植任何作物,所有的食物來源都是地下溫室,但避難所裡顯然沒有這麼大的地方來布置種植溫室。

而三十六萬平方米是三千六百公畝,五百四十畝,三十六公頃,這相當於半個故宮、1.7個鳥巢、51.4個標準足球場的占地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