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官方避難所的製氧係統(1 / 2)

“這些是什麼?”警察局避難所空氣循環管道的中心室內,丁叔看著眼前一塊塊裝在架子上的東西,不解的問道:“看著像是玻璃板?”

一個正在調試這些設備的技術人員聽到丁叔的問題,一邊繼續著手頭的工作一邊對他解釋道:“這是藻類培養槽,標準稱呼是生物反應立麵……”

檢查玩一個生物反應立麵的狀況,這名技術人員才繼續說道:“當然從材質上來說,你也確實可以叫它們玻璃板,這些全是有機玻璃做的,立麵裡麵是中空的,填充培養基之後,將用水和二氧化碳來繁殖藻類。”

看著眼前多達數千塊,並且還在安裝更多的生物反應立麵,和丁叔一起的市警察局管理者開口問道:“它們能夠用來供氧?靠這些藻類?”

“是的,靠這些藻類。”技術人員點了點頭,用手指輕輕敲了一下一旁的一塊生物反應立麵:“這些藻類將在太陽燈的照射下獲得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我們通過立麵下端的管道往其中充入二氧化碳,讓裡麵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而頂端的管道則負責收集這些藻類釋放出來的氧氣,供給這座避難所的空氣循環係統使用。”

“就靠這些……生物什麼立麵?”另一個管理者也開口了,流露出來的是濃濃的懷疑和不信任:“這些東西能夠這座避難所兩萬人使用嗎?”

在這個管理者開口的時候,市警察局的這些管理者們臉上都露出了相同的神色。

並非是這些管理者們不懂裝懂或者瞧不起技術人員,而是但靠這裡安裝的幾千塊玻璃板,就說可以供給整個避難所的氧氣消耗,這確實讓人不免會懷疑它是否真的能夠做到。

“這些生物立麵采用的是微藻生物反應製氧技術,以前德意誌人曾經做過一個類似的技術試驗,建造了一個用這種生物反應裡麵構建外牆的建築住宅,一棟這樣的生物住宅所產生的生物質在經過反應後提供的熱能和電力足以供應周圍三座住宅的需要。”技術人員對此也不意外,繼續向這些市警察局的管理者們講解著。

畢竟是事關這座避難所兩萬多人的生死問題,技術人員也覺得自己確實應該解釋的更清楚明白一些。

“我們改良了這個技術,原本是打算拿去潛艇上做實驗,看看能不能作為潛艇的供氧係統,提升潛艇在水下停留的時間。”技術人員並沒有掩飾這原本是軍用實驗技術的事實,而是繼續說道:“藻類產生氧氣的效率其實是地球所有生物當中最高的,地球上70%的氧氣來自於海洋生態係統,所以靠藻類來為避難所供氧在理論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至於說是否製氧量能夠保證兩萬人的生存需要,這一點請不用擔心,這套係統在設計上就是按照能夠保證三萬人的使用需要設計的。

而且雖然外界空氣中的含氧量會下降,但也不至於說降低到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步,隻是含氧量會降低到類似於高原地區的程度,這套係統主要還是為了預防氧氣含量下降之後,避難所內部因為地下結構原因導致的二氧化碳沉積以及氧氣缺乏。”

技術人員的解釋讓這些管理者們放心了不少,負責後勤的幾個人在聽完了解釋之後,便在一旁商量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