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升級發電機(1 / 2)

,最快更新我能升級避難所最新章節!

淺層地溫能不同於深層地熱能,雖然二者都屬於地熱能源,但淺層地溫能的利用比起深層地熱能來說要簡單許多。

深層地熱能源的利用需要打很深的鑽井,開采難度大,想要有效利用相對難度較大。

但淺層地溫能的利用就沒有那麼複雜了,隻需要在淺層地表埋入管道,再在管道內注入循環工質,連接上熱泵機組,促使循環工質不斷實現吸收地熱、釋放熱能的過程,就可以有效將淺層地溫能利用起來。

其原理其實和空調、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循環工質蒸發吸熱,然後再壓縮、冷凝,釋放出熱量。

隻不過與公調、冰箱不同的是利用淺層地溫能的地源熱泵吸收熱量的是地層,釋放熱量的則是室內。

事實上這套係統不僅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製冷,隻是在當前這種環境下製冷完全用不上罷了。

與其他取暖方式相比,地源熱泵技術的優點在於能耗較小,雖然同樣耗電,但它隻需要供給壓縮機工作所需的電能就足夠了,並不需要消耗額外的電能來製熱。

畢竟無論是燒鍋爐還是電熱取暖,本質上都是消耗能量來轉化熱量,就算是空調製暖也是采取的電輔熱,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但地源熱泵技術卻不一樣,它的熱量來自於地層本身,地源熱泵機組隻是用來進行循環工質壓縮冷凝、釋放熱量的地方,並沒有額外的能量消耗。

所以相對來說,地源熱泵確實要節能不少。

看著資料上的介紹,以及相關的原理說明,陳新動了給自己的避難所上這樣一套係統的想法。

整體來說,弄這樣一套東西並不複雜,他所需要隻是管道、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膨脹閥而已,而這些東西拆一台空調就有了。

而安裝也不麻煩,既然搭個簡陋的架子都能被默認為藻類製氧機,那麼把管道埋入種植溫室的泥土裡,然後把其他設備裝上,讓它對著種植溫室散熱,應該也能被默認為是一套地源熱泵係統了吧?

儘管這還是加重了陳新的電能消耗,讓他本就已經不堪重負的電力係統又雪上加霜,但作為取暖所必要的消耗,陳新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並且選擇了升級發電機,在提高了燃料消耗的同時,提升發電總量。

“簡易化石燃料內燃式發電機”

“升級方案一:提升發電機工作效率,燃油利用效率+5,改進電機材質,發電量+5,能量耗損-5,升級所需生存點1700”

“升級方案二:提升發電機輸出功率,燃料消耗+75,發電量+90,能量耗損-5,升級所需生存點2000”

這已經算是生存點消耗非常高的一項升級了,除了整體升級某個房間之外,陳新還是第一次升級超過一千點以上的單一設備。

好在所需的材料除了陳新的備用發電機之外,也就是各種金屬材料了,在陳新提供了大量的鋼材作為替代的情況下,他還是以十分之一的生存點消耗完成了升級。

升級之後的發電機變得更大了,而且兩台變成了一台,除了油耗的增加,發電量自然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