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種子包(1 / 2)

</p>

“算不上豐收,隻能說種的夠一個人吃罷了。”對於李文生所表露出來的羨慕,陳新隻是略微矜持的搖了搖頭。

田地裡的稻穀雖然產量不錯,但確實談不上豐收,尤其是他種的是旱稻,產量和水稻相比,隻相當於水稻的60-70%。

聽到陳新的一番解釋,李文生也隻能理解的點了點頭,對陳新的看法表示了讚同,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想法:“作家你這裡可以改水田嗎?你種稻子的話,還是水田產量會比較高吧?”

“水田?在地下弄水田嗎?”陳新皺起了眉頭,覺得這有點不實際。

然而李文生卻解釋道:“地下弄傳統的那種灌溉式的水田當然不行,但是如果作家你是用水培呢?在水培盤上種水稻,用水上種植法的話,應該是可以的。”

李文生的建議給了陳新很大的啟發,他趕忙追問道:“水稻本身就是水生作物,不就是直接種在水裡的嗎?怎麼還有水上種植法?”

“水稻雖然是直接種在水裡,但也還是有要求的,水不能太多,不然就澇了。”李文生好歹是正兒八經種過地的,對這個自然有所了解:“而且水稻也隻有根莖部分泡在水裡,葉子如果也泡在水裡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種水稻水也不能太多。至於說水上種植法就是用定植盤把水稻固定在水麵上,根係依舊泡在水裡,但其他部分位於水麵之上。”

聽李文生這麼一解釋,陳新頓時了然,他點了點頭說道:“聽你這麼一說我明白了,不過這種種植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應該很難吧?”

“是不容易,我以前看人搞過,不是很容易,不過那是在湖上搞,你這是種植溫室,還是有差彆的。”李文生承認這麼種水稻確實存在技術難度,但也不是說完全搞不成。

陳新了解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而李文生也見機告辭離開。

送走了李文生,陳新回到避難所裡,依舊在想著李文生提到的水上種植法種水稻的事情。

如果說可以用水培的方式來種水稻的話? 陳新當然能夠算得出來產量有多大的提升? 這是一個足夠誘人的想法。

旱稻的畝產量正常情況一季也就在**百斤左右,而水稻的產量卻要多得多? 即便不算炎國那些畝產奔著噸這個單位狂奔的超級水稻? 就算是一般的水稻,畝產也能到一千斤到一千兩百斤? 高產一些的品種甚至能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加上炎國大部分地區水稻可以一年兩熟或者三熟,種地的農民隻要稍稍勤快一些? 以科學的方法種植? 一年下來從地裡種出一兩噸糧食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換成旱稻的話,即便是像陳新這樣用溫室來種,一年種三季才能獲得一噸以上的產量。

儘管高產水稻非常依賴稻種的雜交培育和肥料的使用,但即便如此? 能夠多種出一些糧食來? 對於陳新而言也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

或許自己下次升級種植溫室的時候,可以對現在的種植模式進行一個修改?

陳新認真的思考著這種想法的可行性,有係統在手,哪怕他真的是將眼前的土地改成水田都可以,他並不擔心自己的想法無法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