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這才是大唐風流……(求訂閱)(2 / 2)

當你讀到這一首詩的時候,你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這首詩是他寫的啊。

《滁州西澗》念完,飾演韋應物的演員飄然離去。

正如這一首詩一樣,那麼的高雅悠然,又顯示出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哈哈,這個韋應物當真是上天眷顧。”

“是啊,此前是地痞無賴,沒想到也能浪子回頭。”

“你知道這證明什麼嗎?”

“證明什麼?”

“讀書改變命運啊。”

“噗……”

直播間內眾人都被這一句讀書改變命運的話給整笑了。

不過。

雖然看起來一些逗,但仔細一想,還真是。

如果不是讀書,韋應物還會是現在的韋應物嗎?

如果不是讀書,哪裡有現在流傳出來的經典詩篇。。

如果不是讀書,他又如何能夠浪子回頭,重新做一個好人?

這不經讓眾人想起此前陳凡講的文天祥。

讀書人有一種正氣賦於體內。

他平時可能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他卻時刻影響著你。

哪怕你此前窮凶極惡,但隻要讀書,正氣便能對你進行改變。

韋應物,便是被讀書改變一生的人。

“拍拍拍……”

現場嘉賓也為這位韋應物,送來了一陣又一陣掌聲。

……

另一邊,鏡頭再度對準陳凡。

陳凡也是感慨:“不得不說,韋應物的人生真是跌宕起伏。但事實上,不隻是韋應物。有很多的讀書人,很多的詩人,他們的人生也不見得就像此前一眾詩人那樣走得這麼平順。下麵,我們邀請第二位詩人,賈島。”

與之韋應物不一樣。

或者說,與之一眾詩人都不一樣。

賈島出身寒門。

不隻如此。

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飯都吃不起,於是賈島就選擇了出家為僧。

所以。

當賈島出來之時,眾人看到一個僧人模樣,一下子都是驚訝起來。

“難道這位詩人是一位僧人?”

“哈哈哈,倒也有趣。”

這個感覺還是挺新鮮的。

當然。

他們也知道。

唐朝文化開放,不隻是讀書人可以寫詩,僧人同樣也可以寫。

而且也有不少知名的僧人,他們的文采水平也很高。

比如此前的唐玄奘。

隻是這個僧人卻不同其他的僧人。

鏡頭裡麵,隻看見這位僧人憤筆疾書。

原來,他是在寫詩。

不。

不隻是在寫詩,而是在寫諷刺詩。

為什麼寫諷刺詩。

原因就在於當時朝廷下達了一個規定,說是僧人在午後不能出門。

這讓賈島大為氣憤,認為朝廷這個規定簡直就把他們當成是牛與羊這樣對待。

於是,賈島就作詩發泄自己的牢騷。

恰好他的詩作被韓愈發現了。

韓俞覺得賈島是個人才,有意推薦。

最終,賈島也就還俗,準備考試。

但可惜。

因為沒啥資源,也不見得天賦就有多高,考了好幾次賈島也沒有考上。

雖然如此,韓愈一直勸勉他。

終於,在43歲的時候,賈島考上了進士。

不過與很多其他考中進士的詩人不一樣。

其他很多考中進士的詩人一個是名門旺族,另一些也有不少資源。

所以他們在考中進士之後可以步步升官。

可賈島雖然考中了進士,但在後麵很長的時間裡當的都是非常非常小的官。

“不對,不對,這個字不行。”

“還是不行,讀起來好像不太對。”

“要不換一字?”

鏡頭裡麵,賈島一邊寫詩,一邊喃喃自語。

與之同時,陳凡卻做著解釋:“賈島有個外號,叫做苦吟詩人。與其他詩人不一樣,有不少詩人是靈感來時就能出現一篇大作,也有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知。當然也有像白居易這樣的大才,句句都是經典。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向他們一樣,其實有很多的一些詩人,在寫詩的時候一直都是字字斟酌。”

鏡頭裡的賈島,此時就在不斷的苦思冥想,到底這首詩裡麵應該用哪個字。

後來。

實在是沒想出來。

於是賈島就去找了他的老師,也就是韓愈。

此時。

另一位飾演韓愈的演員來到。

“哦,賈島,你所謂何來?”

“老師,我有一首詩請教。”

賈島拿出此前所作的一首詩。

隻看詩作上麵寫著: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月下門。】

僧後麵是空白。

賈島問道:“老師,這裡我有兩個字不知道選哪個好。我原本覺得應該是僧推月下門,後來我又覺得推不太好,應該用敲。可仔細想想,我又覺得敲好像也不好……那您認為應該用哪一個字?”

韓愈拿起詩作,看了一會,然後說道:“推字隻是動作,沒有聲音。敲字即是動作,又有聲音。而且這首詩作寫得太過於安靜,應該動靜結合。在安靜當中有幾分聲響,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豈不妙哉。最終,賈島也就將這一首詩定為了,僧敲月下門……”

掌聲,又一次來襲。

詩人賈島的名字雖然不是那麼知名,雖然也不是那麼有天賦,雖然也沒有當上什麼大官。

雖然他作詩靠的可能就是一字一字斟酌。

但就算如此。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仍然流傳千古。

“一字之差,就讓一首詩的意境完全不一樣。”

“嘖嘖,單以這首詩的意境,也不輸於其他一眾詩人的水平。”

“嗯,雖然天賦不高,但苦吟作詩,同樣能夠成才,大讚……”

“這才是更接地氣的大唐風流,我喜歡……”

一眾看客光彩熠熠。

聆聽著這一些詩作,他們仿佛回到了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