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章 水火相濟(1 / 2)

和一般大學,對學生而言,存在感並不強的校長不同。

一般的學校,學生隻是單純的學生,本分隻是學習,很少會去關注校長是誰,甚至許多人,四年讀完,就連校長叫什麼名字都不清楚。

這種,才是大多數大學的常態,校長主任之類的,根本沒有什麼存在感,乃至是就連輔導員,一年都見不到幾次。

但青山大學不同,作為炎黃三大名校,這裡彙聚了整個炎黃,所有的精英,哪怕隻是最普通的學生,要是放在炎黃大地,那也是千萬人裡挑一的人物,每一個都是精英之中的精英,單靠死讀書,根本不可能考進三大名校。

因為每年的高考卷子,都有關鍵性的部分分數,考察的是學生對知識的升華應用。

死讀書的人,靠著題海戰術,或許可以考進一流大學,但三大頂級名校,卻是不可能的。

而三大名校之中,最後走出的人物,也沒幾個混跡的差的,一部分進了政壇,在裡麵呼風喚雨,—部分入了商界,在世界舞台,脾睨風雲。

就如今,許多***,大富豪,曾經都是三大名校的學生,有著校友的關係。

就憑這個關係人脈,一般的時候或許用不上,但在一些關鍵的地方,比如說一筆重要的生意談判上,要是幾方條件差不多,有這一層關係,自然是可以脫穎而出。

甚至,就是因為如此,許多人哪怕以他們的條件,不讀大學也沒有任何關係,但還是會想辦法靠近三大名校,就是為了在這裡麵,結交人脈圈子。

這種情況下,三大名校的學生,一個個都是那種除了必要的學習文化知識之外,對於國內商界政界,乃至是國外的諸多形勢,都是時時關注著的。

有一點的風吹草動,都能敏銳的覺察到。

對外界尚且如此,對自己學校裡的種種變化,自然也都是留了一分心思的。

畢竟,三大名校的校長,也都不是簡單人物,雖然都不是什麼官員,但政治地位要是放在古代,那一個個都是一品大員,要再加上他們聖者的身份,說是當代的聖賢,都不為過。

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對於自己學校的校長,自然是關注度極高的。

要是某些時候,機緣巧合,把握住了機會,在校長心裡留下了好的印象,對於未來,更是有著無數好處。

三大名校的校長,這些年教了多少學生?!

哪怕隻是能夠抓住機會,獲得對方的一句讚譽,那未來的路,可以說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想乾什麼事情,都會自然的有各種助力過來。

無利可圖,自然無人關注,反過來,那就是如今的情況了。

青山大學的學生,一個個都是活泛了心思,開始猜想,究竟是什麼事情,在思索,自己有沒有機會,在這個未知事件裡,獲得一些好處。

畢竟,能讓校長親自開車去接的人,大概率是和校長一個級彆的人物,就算無法獲得校長的好感,若是能夠讓這種人物,多看一眼,那也是個機會。

是以,青山大學,無形之中,便有暗流湧動起來。

不過趙成此刻,對著一切卻是一無所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