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天露(1 / 2)

其中,前者也就罷了,肉山堆積在軍中,外人也看不到。

但天露增產的糧食,卻是直接送到了許多山民的家裡。

當然,這糧食,並非粟米,而是番薯。

這番薯,本來並非是神州大地的產物,而是許多年前,有道人,遊曆神州之外的惡土,在惡土之中,發現了這種神奇的作物。

這種作物,隻需要將其種進土裡,很短的時間,就能蔓延出一片來,也不需要太多照顧。

隻是此物,更適合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種植,若是氣候適宜,畝產能有八百斤,隻是對地力要求高,容易將良田便荒田。

而連山地界,氣候並不適合,若是照顧的精細,畝產約莫在五百斤,不然,一畝地,隻能收兩百斤。

出現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是地氣不合導致的。

事實上,這是單純的氣候問題,外加土地的酸堿度不合適。

這種情況下,生長出來的番薯,纖細的就像是樹根。

不好吃,也沒有什麼營養,難以長大。

而他,以道術外加化學,煉製出了一個劣質的化肥,卻是彌補了部分的缺陷。

就種地這件事,哪怕氣候上差了一些,但隻要肥料給足也能高產。

就番薯,現實世界經過品種改良,外加上等的肥料,畝產最高可以達到八千斤,要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下,甚至可以超過萬斤,和下限比起來,足足有五十倍的產量差距。

當然,如今的種子,並未經過品種改良,在這個年代製造的化肥,也是劣製肥料好在這一塊山地,是第一次燒荒,土地本身就很肥沃,這才讓畝產達到了三千斤。

這個產量,要是放到現代,無疑是屬於欠收了,讓種植者虧本。

但在這個年代,三千斤的產量,若非是趙成如今不過剛剛起步,他手下的人,怕是都要想著,直接給趙成穿上龍袍抬上龍椅了。

如果這還不是天命所歸,那還有什麼是天命所歸?!

就秋收的時候,全軍一起收糧,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卒,到後麵,都是紅著眼睛,將一筐筐番薯抬進倉庫的。

而這還不是結束,秋收之後,應天軍給所有的新兵,都發放了冬補,一人三百斤番薯,用來給新兵的家裡人過冬。

山裡的冬天,是非常殘酷的,固然山裡沒有官府的剝削,但山裡良田有限,每年冬天,凍死餓死的人,從來不少。

當新兵紅著眼睛,將糧食拖回了寨子裡的時候,再說起軍中的事情,無疑是充滿了說服力。

言語可以是虛的,但糧食,卻是實打實的。

且新兵拖回來的番薯,並非是寨子裡自己種的那些,瘦小的像樹根一樣的劣等糧食,而是一個個個頭飽滿。

要是這都是假的,這世上,還能有什麼是真的?!

這一下子,在無人能對應天大將軍天命所歸之事,有著半點質疑了。

而等到這個事情徹底發酵之後,一個更震動人心的消息傳出,那便是,寨子隻要願意信奉黃天,便能獲得黃天賜予的天露。

至於信奉黃天之後,應天大將軍不會插手寨子裡的事情,隻是會任命寨子裡的人,成為黃天使者專門負責天露分配的事宜。

這個消息一傳出,這要是有人反對,那無疑就是真正的“倒行逆施”了。

畢竟,對於山民而言,信奉誰其實並不重要,何況黃天使者也不是外人,且不但不需要他們賦稅,還會帶來神物天露。

於山民而言,糧食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