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人人如魔(1 / 2)

他們這麼多人一擁而上,而人仙終究是有極限的,就算天魔再凶猛,也要遵循人世間的規則法理,不可能有無限的法力,不可能在法力耗儘之前,殺死他們所有人。

而死亡,在有著上界仙佛神聖的承諾後,他們並不怕死。

至於仙佛神聖言而無信這種事情,他們那般境界,一言一行,都是因果,冥冥之中自由定數,要是違約,日後自有反噬。

不過,信心雖有,但幾人還是被南荒的氣象嚇到了。

是以,幾人尋了一個方向,直接來到了最近的一個村落,又施展了障眼法,進了村子裡。

以人仙之能,迷惑不了承載了大量氣數的貴人,也迷惑不了有著王朝氣數庇護的官吏,但迷惑一些普通的村民,卻是綽綽有餘了。

這個村子人數不少,如今正是農閒的時候,但家家戶戶,卻是幾乎看不到人。

待到往裡麵在走一些,卻是終於可以聽到人聲了,卻是一大群漢子聚在一起,其中以壯年人居多,這些人此刻乖巧的蹲在一間新修不久的大房子裡,卻是聽著上麵的一個年輕人講課。

但講述的內容,卻不是什麼聖賢經意,而是地該如何種。

教一群農民怎麼種地,這個事聽起來的確有幾分魔幻,但現實卻是,這個時代的農民種地,全看漫長時間摸索下來,傳承下來的經驗,多是父子相傳,並無一個統一的標準,展現在外麵,就是每個人的種法都不一樣,不管是澆水施肥還是除草,都顯得良莠不齊,最後的產量,也是有著巨大的差彆。

而講課的年輕人,卻是農官,還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那種,他所傳授的,不隻是有如何種地,還有如何堆肥、如何預防蟲害,以如何提升地力,以及各種新式農具的使用,溝渠的挖掘排列……

如此種種。

就曾經,工具的發展其實是非常緩慢的,就算有發明創新,除非是遇到了有開創進取之心的君王,要是遇到守成之君,你要真發明了可以讓糧食產量翻倍,亦或是省去一半人力的工具,大概率不是獲得功勞,而是被直接誅殺九族。

對於封建王朝的君主而言,其最重要的目標,絕不可能是讓百姓富足,戶戶有餘糧,而是要維護朝廷的統治,穩定永遠排在第一。

而糧食的產量若是翻倍了,那就意味著百姓不用再為了生存而拚儘全力了,有了餘力,而餘力一旦有了,就容易想其他東西,不利於朝廷的統治。

而要是有省去一半人力的工具,曾經的朝廷,都是用勞役來消耗多餘的人力,讓人沒時間多想,以此直接杜絕動亂的出現,現在驟然多了一半的人力,要是消耗不完,無疑是為禍患埋下了種子。

同時,把控知識的傳播、設立更高的讀書識字的門檻,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統治。

牛馬不知道自己是牛馬,所以可以忍受苦難,到死都會感覺是自己不夠努力,但要知道了,有朝一日定然就反了。

“就這農具,其實五百多年前,就有人做出了類似了,後麵上報朝廷,被夷滅了六族,朝廷給出的說法,是其有不軌之心。”

東嶽道人看了一眼房子裡掛著的一些東西,淡淡道。

“這天下,唯有糧食有數,才能夠做到穩固,要是多了,吃不完了,反而是穀賤傷農,這是取死之道耳!”

說話之間,幾人繼續向著內裡走去。

又是幾十步,卻是一間更大的房子,不同於前一間房子裡的人擠人,這一間房子裡,人和人之間,卻是隔得很開,但這裡麵做著的,卻全都是孩童,大的有十二二歲,小的隻有四五歲。

而在最前方的台子上,卻是有一個老先生,在教孩子識文斷字。

一個老師,百多個孩子,條件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但如今南荒這種情況,一個村子裡,能夠有一個教書的老師,已經非常的不容易。

畢竟,這個時代的文人,總有一種莫名的傲慢,大多都不屑於於普通人為伍,特彆是泥腿子,窮苦人家的人,靠近了,都會感覺沾染了晦氣。

這些個讀書人,生來就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看不起不讀書的人。

而教授普通人識文斷字,更是被這些人視為侮辱。

當然,那都是之前的事情了,在槍炮麵前,再清高的人,也得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