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偷天換日(1 / 2)

下午的時候,劉光正率眾出城,看了一下城外高爐的建造情況。

朝廷有工部,專門就是乾土木活的,平時修繕皇宮,修繕城牆,都是工部的人來乾,而一處宮殿,隻要時常維護,存在著幾百上千年,都毫無問題。

由此可見,工部的能工巧匠之多。

曆朝曆代,就衣食住行上麵,皇帝是從未有過委屈自己的。

而這些工匠,讓他們來修高爐,哪怕劉光正隻提供了一個粗糙的草圖,但工部的能工巧匠們,依然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給圖紙加了億點點的細節,並正式開始施工,到如今,高爐更是已經建起大半了。

高爐建在京城外的大運河旁邊,卻是想用水力,來帶動鼓風機,以此增加熔爐的溫度。

至於高爐,卻是修建了兩座,一座是用來給煤炭脫硫,乾餾成焦炭,以此防止鐵硫化以降低強度,還有一座,便是熔爐了。

至於這個時代的傳統熔爐,卻是根本無法抵達融化鐵的溫度,想要冶煉出好鐵,不但費時費力,且產量極低,但鐵,又是工業化的基礎。

而就劉光正估量,僅此一座大熔爐,若是建成,一年的鐵產量,怕就是堪比曾經全國產量的三成了。

這還隻是第一座,屬於是試點,等到鐵煉出來了,賣出去部分,就能修建更多的高爐,產更多的鐵。

至於原本的鐵匠失業問題,他想要工業化,正好缺工人,曾經的那些鐵匠,可以直接轉型。

看完了高爐,隻有劉光正又查看了修建高爐所用的金磚。

所謂金磚,自然不是真正的黃金,而是說此磚敲擊的聲音清脆,好似金鐵。

此磚不但耐用,且因為是黏土磚,非常的耐火,熔點高達一千七百度,而想要燒出好鐵,溫度抵達一千五百度就夠了。

而這,也是目前劉光正所找到的,最耐火的材料了。

至於這個材料的源頭,卻是他把皇宮的幾處大殿的地磚給翹了,直接弄來的現成的材料。

就在南荒,趙成建的高爐,是大批量燒製的黏土磚,隻是在裡麵摻雜了部分耐火土,是以這才勉強達成了要求。

而皇宮的地磚,燒製不易,走的是精品路線,是以也達到了要求。

畢竟,這些磚塊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磚碎人亡,甚至是三族、九族消消樂,這種情況下,自然沒人敢馬虎。

劉光正自然也知道,靠著從皇宮裡翹地磚,不是什麼長久之計,是以,他已經遣人研究耐火磚的燒製方法了。

咚!

劉光正以手指敲擊金磚,聲音清脆,的確是好磚,沒人以次充好。

不過,他心念一轉,當即下令,去工地南麵。

此言一出,頓時隊伍浩浩蕩蕩的往南行去,而在隊伍的最後方,卻是有人吩咐手下,趕快去準備。

因為從皇宮裡撬出來的磚,都是好磚,有價無市的那種,至於磚頭上的記號,讓人磨掉也就行了。

就皇宮裡流出來的東西,一些富商,都非常迷信這一點,認為上麵有龍氣,而地磚,更是認為大地厚德載物,裡麵有著大地之德。

隻是以往,沒人有本事從宮裡撬磚罷了。

此次劉光正主動放開口子,自然是給了有心之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