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三年(1 / 2)

三年時間很短,以往曆朝曆代,一個每到王朝末年,從征兆顯露,到亂象起,再到新朝建立,往往都要用百年來更替。

而那百年間,也不過是各路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台,於黎明百姓,便是人命之賤不如狗,一場亂世,天下人口少掉一半,也是尋常。

三年相對於漫長的百年而言,正可謂是白駒過隙。

但這個三年,天下的變化,卻是要超越以往三十年,三百年,甚至是三千三萬年。

地處南荒的吳國,大搞建設,在第二年的時候,就把蒸汽機點了出來,大大的解放了人力,至於是怎麼點出來的,自然是靠著道術作弊,其中有部分精密的零件,其他道人根本無法手搓出來的,趙成更是直接親自下場,製造相關零件,然後再用機器複製機器。

而在第三年的時候,第一個蒸汽火車頭被製造了出來,第一段鐵軌,也就此鋪就,哪怕這條鐵軌的長度,隻有三百米。

但變化最大的,還是新國的軍隊,全民皆兵的情況下,許多藏在民間的,在射擊一項,擁有非常強的天賦的人才,也被挖掘了出來,編入了軍中。

新國的太平營,也更名為太平軍,全部都使用帶彈夾的步槍,數量足足一萬,太平軍之下,有五個營,一營兩千人,除此之外,常駐的專為太平軍服務的後勤人員,也抵達了兩萬之數。

相當於,每兩個後勤人員,服務一個士兵。

而這樣的製度,倒不是為了把太平軍當少爺養著,而是為了必要時候的急行軍,也就是一切的負重,全部由後勤人員背負,槍械、子彈、榴彈炮、食物、醫藥等等,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太平軍的戰鬥力,而要是太平軍裡,有人出現意外,更是能直接用後勤人員頂上。

這些人說是後勤人員,其實是太平軍的後備役。

可以說,三年沉澱下來,趙成這一隻,用來攻克天下的利刃,是徹底的打造完畢了。

就這一萬人,要是劉光正那邊沒有開掛的話,已經足以吊打剩下十一州,所有的力量了,哪怕他們徹底的聯合起來。

至於現在,卻是平添了一些變數,三年發展,大蒼一方,已經將槍械的射程,提高到了一百米,也製作出了彈夾,雖然隻有五發的彈容量。

除去槍械,大蒼一方,於火藥上的發展,也非常迅猛,固然劉光正並不知道硝化甘油的化學方程式,但佛道二脈,從不知道多少年前,就開始研究雷法,雖然因為這一道凶險,真正深入研究這個的道人並不多,但幾百年間,總能出幾個癡迷此道的,雖然這些人大多都炸死了,屍骨無存,但他們的部分研究筆記,卻是保留著。

而在知道槍炮的威力後,投效了朝廷的道人,卻是群策群力,開始研究這個,甚至有七個人仙參與其中。

人仙肉體和精神,都已經二次蛻變,神思無比敏捷,可謂是天才中的天才,隻是在靈感方麵,差了一截而已,但他們也不需要怎麼創新,隻需要把漫長時間積累並流傳下來的研究筆記,閱讀彙總提煉。

這雖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參與這個的,卻不止他們,還有那些精神肉體一次蛻變的道人,以及朝廷從天下十一州,彙聚過來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