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攻打(1 / 2)

他們這群人,本就是因孫元泰的調度,而暫時凝聚起來的,的確,朝廷設有副帥,但在這種大事上,也不可能越過孫元泰,來做出調度。

除此之外,若是此刻,副帥打著事急從權的名號來調度,哪怕事情後續辦好了,也未必是好事,越權而行,最好也不過是一個功果相抵,而要是辦差了,事後更是逃不過罪責。

古往今來,但凡皇權,皆依仗軍隊,但同時也忌憚軍中將領,其中最為人忌憚的,無疑便是越過上級調兵。

除非是有上級的指令,要不然,哪怕上級暴斃了,也不能妄動。

這些都是史書中所留下的,血的教訓。

要是沒有這種規矩,副將暗害主將,副帥暗算主帥,以此奪權,到時候,整個軍隊體製,都要亂套。

更有甚者,有那麼一朝,守衛皇城的羽林軍的副指揮使投靠了太子,彼時,老皇帝病了一段時間,不上早朝,關鍵時刻,對方直接殺了總指揮使,並用太子給的偽造的皇帝的令符調兵,打著宦官軟禁皇上的名號,隨著太子一同入宮,清君側。

後續,官宦的確殺了不少,老皇帝也成了太上皇,鬱鬱寡歡了大半年,然後便病逝了。

之後太子登基,成為新帝後,卻是將這個破綻給堵上了。

主帥若出問題,那便是隻能固守,而不能強攻,非得等到更上級,做出決定來。

固然這樣的製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但相較於皇權的穩固,不過是多死一些兵士罷了,是無關緊要的。

是以,孫元泰一暈,卻是直接將整個的局勢,變得更加惡劣起來。

至於大炎古道,卻是萬古之前有一朝為炎,這剛出天絕關,向著南荒方向走的那一段道路,便是大炎開鑿出來了,據說是花費了幾百年的時間,發動了百多萬的民夫。

這一段古道,有近丈的寬度,整個都是生生的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來的,而非隻是開孔假設棧道。

至於長度,在史書記載,最早時候,這條路,是直達南荒的,隻是後續歲月悠久,地質變化,以及地震的原因,卻是使得古道隻剩下了這麼一小截。

甚至能有這麼一截,都是後續的王朝,時常修繕的結果。

當然,孫元泰設防,自然不僅僅是隻在大炎古道這一小段,其防禦工事,一路連綿百多裡,雖然不至於三五步,便是一個堡壘,但也是三五裡便至少有一個,甚至是數個堡壘,某些緊要的地方,甚至是近十個連成一排。

大炎古道的長度不過十多裡,相對於整個而言,不過是十分之一罷了。

但這一段丟了,最大的問題,便是前麵的那些堡壘,都成了孤軍,失去了增援和補給。

在這種被前後夾擊的情況下,這一隻孤軍後續還能有多少士氣,是很不樂觀的。

畢竟,朝廷的軍隊腐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哪怕劉光正靠著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什麼都賣,硬生生的弄出了一筆軍費,練出了一隻新軍。

但這隻新軍,一方麵訓練時間太短,另一方麵,根本沒有經曆什麼戰事,在有後援,有補給,有指揮的情況下,這隻隊伍戰鬥力自然還是有的,然而,一旦這些都沒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短短時間的訓練,根本不可能訓練出什麼信仰、精神、軍魂這些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