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循環(1 / 2)

隨後,趙成又看向朝堂。

大新開國二十年,最早跟隨他的那批人,年輕的已經三十多歲快四十歲,年紀大一些的,甚至接近五十歲了。

至於李通海,他的歲數已經有六十多,雖然保養的好,也沒少吃道人煉製出來的丹丸,但人還是老了。

最主要是,早點跟隨黃天大軍,顛沛流離,傷了元氣,這個損傷,卻是吃再多的東西,都補益不回來的。

道國哪怕鑄就,也不過是數人長生,至於其他人,他們卻是必須要去往新天世界的。

這是一個循環,人世間的英才,在人間爭渡,獲得位格,升到天上,而天上的英才,若是修煉到一定的境地,卻是可以轉世人間磨練,最後功德圓滿飛升。

天與地之間,構築出一個循環。

也唯有循環起來了,這樣的道國,才有活力。

人間的人,通過建設道國,還獲得更高的位格,以此升到天上的時候,獲得更高的起點,而天上的人,落到地上,通過建設道國,去攀升更高的巔峰。

若有一日,地上的道國和天上的道國,都抵達一個巔峰,趙成也會抵達一個不可思量的境界。

而趙成此刻,看著下方的光景,心中也是有幾分恍然。

想念當年在連山時候,他手上的人馬,不過大貓小貓三兩隻,如今卻儘是將相王侯。

隻是歲月變遷之下,他手下的這些人,也老了。

前幾日的時候,李通海和林毅兩個人,更是向他辭官,說是年歲已大,想要休養生息了。

對此,趙成知曉,他們這不是年歲已大,而是急流勇退。

畢竟,他們已經封王。

而要是知道,在曾經的曆史上,但凡異姓王,除去能夠封王的,要麼是逼迫皇帝封王,要麼是功績太大,死後追封。

單靠功績,不靠彆的,活著封王這種事情,根本不存在。

是以,在封王之後,他們很聰明的,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辭官,並舉薦了新人,接替他們的位置。

林毅舉薦的,是自己的來對手徐青,黃天一係的人,至於林毅自己,卻是連山一係。

至於李通海,他舉薦的人,是曹正。

雖然曹正的愛好有些與眾不同,但寫書這個事情,要是放在普通人身上,那叫有辱斯文,放在有才的人身上,就叫文人風流了。

文人這個群體,從來都是有著靈活的道德底線的。

而對此,趙成給出的答複是,暫且緩一緩。

趙成看著下麵,而下麵的臣子,雖然在討論事情,但依然有部分人,偷偷的看著上麵。

比如說李通海,比如說林毅,比如說曹正……

裡麵李通海和林毅兩個,是搞不懂趙成的態度。

至於曹正,也是搞不懂趙成的態度。

要說接替李通海的位置,問他想不想,他自然是想的。

內閣首輔,真正的一人之下。

而如今又處於時代變革的浪潮之中,要是有幾分時運,未來他在死之後,未必不能追封一個王位。

至於活著就封王,他不敢想。

這不是有功績就可以了的,還得情分夠多。

但他卻是降臣出生,先天上就有所欠缺。

隻是,有能力的人,在什麼地方都能發光,特彆是朝廷改製之後,他更是展現出了對於經濟非常強大的敏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