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登高望遠(1 / 2)

而就這說話的功夫,從這個樓頂的高台,遙遙看去,卻是可以看到,學校裡的一角,傳來了陣陣喧嘩。

當然,以她們兩個的境界,就算不站在這麼一個登高望遠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瞞過她們。

隻是通常來說,越是強大的生命體,反而是會有意的過濾自己的感知,以此蓄養心力。

普通人看東西,大腦會自然的過濾掉很多無用的細節,以減少負擔,這是一種本能,而越是強大的生命體,固然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會隨著生命的增長,而增長,但這個成長的過程,往往也伴隨著視野越來越廣闊。

若是不加以控製,雖然不至於因此而拖垮自己,但卻會浪費許多心力。

而現在的修行體係,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許多東西,已經徹底洞明的境地了。

心力這個東西,對於所有修行者而言,都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之一。

道以心悟,悟道,消耗的就是心力。

你在這裡浪費一點,那裡浪費一點,最後修行比其他人慢,也是應有之義。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天資平凡,但能夠一心一意的人,往往都能取得不小成就的原因。

當然,這種理論,早在很久之前,甚至追溯到劍術剛發展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類似的,隻是並未係統化罷了。

不像如今,虛無的心力,也能被測算,產生的與消耗的相減,再乘以專注度,最後得到了一個全新的數據“道心”。

這個東西的出現,已經是七千多年前的事情了,後續就這個全新的概念,更是開發出了一陣個係統的學科,論“道心”的後天塑造。

完全將虛無縹緲的“心靈”,部分量化。

道心體係的發展,對於弱者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相較於最早的紅塵煉心,大夢黃粱,大徹大悟,道心體係優勢無數,不僅僅是門檻更低,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不像以往,有些東西,你能悟到就是悟道,悟不到,再努力也沒用。

不過,這個體係,也終究隻是被引為一時之用,道心一物,最後終究是要複返先天的。

精準的“數據”,標準的方法,那都是用來雕琢“器”的,而不能用來描述道。

你可以說出太陽的直徑,星河的廣度,但你不可能說出“道”有幾斤幾兩,周長如何……

也正因為對強者無用,是以諸聖存在漫長歲月,都沒有出現過,這般好用的“工具”。

李清夢和趙瀟湘兩個,萬年歲月,無疑已經在修行上,走了很遠的距離,道心體係的奠定,也是有她們,或者說,那一個時代,所有的修行人參與的。

的確,這樣的體係,對於強者來說,隻是一個一念就可以開創的東西,但對弱者而言,卻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個體,可以完成的了,非的是一代,乃至是幾代人的積累。

至於她們現在的境界,萬年鬥轉,短短萬年時光,她們都超越了大君的領域。

這裡麵,因素很多。

而最重要的因素,是三個,一個是劍種的天賦,另一個是道神的跟腳,而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是天地真實的回歸,所帶來的道的完整。

之前在天地殘缺的情況下,證就大君的難度,比之現在成就造化還要艱難。

能在天地殘缺的情況下,成就大君,可以說,每一個,都有造化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