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棒槌(1 / 2)

《我頭頂有詞條,康熙激動暈了》全本免費閱讀

康熙是真的沒有架子,胤祝很快就習慣在乾清宮的生活,每天早晚還能跑去永和宮看看額娘。

德妃擔心兒子。但是每當看到來給她請安的兒子,就想到他比所有的阿哥們都缺少的二十多年皇子富貴,因此也不張不開嘴提醒兒子皇帝雖是阿瑪卻更是皇帝那些話。

在這個宮裡,什麼中規中矩不出頭都是虛的,隻有皇帝的寵愛才是真的,即使身為皇子,也離不開帝王的偏寵。

像十四,從小混不吝便尤其得皇上的偏寵些,德妃隻有擔心十四太混了挨打的,彆的都沒有特彆教導過。

孩子會爭寵才能過得好。

比起老四,十四出宮後的日子就好過很多,都大婚一年多了,皇上還準許他從內務府領一年到頭的吃穿用度。

老四一句討巧的話都不會說,小小年紀分府出去也沒有得到皇上特彆的補貼。

甚至連德妃自己都不知道兒子的儉省,還是有次聽十三說起他一頓飯最多四個菜才讓人送了些體己過去。

而老四的不討喜之處就在這裡,她這個額娘送的體己,他第二天進宮請安的時候又還了回來,一副跟親額娘也涇渭分明的樣子。

其實德妃是很怕養在外麵且之前二十年都不知道她存在的胤祝,也會跟老四一樣跟她這個額娘親不起來的。

因為這個,胤祝一回來就在皇子們中太突出,德妃也是不敢說兒子,擔心兒子會跟她疏遠。

沒養過一天還對孩子指指點點的,德妃隻想一想就知道這樣的娘有多討厭。

還有一個大原因便是,她的兒子在是她兒子的同時,更是皇阿哥,她一個深宮婦人說得太多,隻會招惹皇上不喜。

不過胤祝連著兩天跑到永和宮跟額娘請安,倒是發現了這位額娘的小心翼翼,以及對他在宮中處境的擔心。

這天早晨在乾清宮吃得飽飽的,特地跟皇阿瑪要了兩個小點心,用小巧的食盒裝著讓淩樹提了跟他一起去永和宮。

淩樹本就是宮裡出來的,對每個宮殿每處景致都很熟悉,一邊走一邊跟自家主子介紹,前麵突然出現幾個宮裝麗人。

在宮裡不方便的就是在這點,容易與皇阿瑪的女人們碰麵。

淩樹悄悄地提醒了一句:“爺,是宜妃娘娘。”

宜妃穿著繡西番蓮的深藍色旗袍,雖然是深沉的顏色,人家保養得卻很好,總之讓胤祝看著是比他皇阿瑪年輕很多的。

“十五見過宜額娘。”胤祝先行了禮。

眼前的青年一身月白色蜀錦直裰,腰間係著象征皇子身份的黃色玉帶,那模樣比公認溫潤如玉的老八還好看。

宜妃心裡酸得不行,德妃這女人運氣怎麼就這麼好的?

都半隻腳進了棺材了,還能有這麼大一個兒子冒出來。冒出來一個兒子就算了,還比公主對額娘都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