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交會(1 / 2)

正常情況下, 小孩子六七歲就可以上學了,顯然現在不是正常情況,李麥芒帶著羅小田報名的時候, 看到不止一個跟羅小田一樣晚入學的大齡孩子。

其實在鎮上上學並不是最優選擇, 鎮上的條件著實有限, 隻有兩間教室,兩個老師, 一個教一二年級, 一個教三到五年級, 語數全科。

兩個教室學生人數基本持平,甚至一二年級的教室人數還要多餘三到五年級。

因為很多孩子還沒等升到三到五年級呢,就被迫輟學了。

這樣的條件, 李麥芒在剛見到的時候, 就想過讓羅小田去縣裡上學, 但是她不願意。

這次不是因為不想離開羅村, 而是不想跟李麥芒分開,在鎮上上學, 她每天都能回家,在縣裡, 兩人就要分開了,除非李麥芒去縣裡住。

孫星也了解到了這種情況,正在著手重新規劃鎮上的學校,也不是全都為了李麥芒。

王國柱之前就跟他說了,鎮上的學校又小又破, 當然,不止是他們這一個鎮,樓縣大多數鎮小學都是這樣的。

以前還好, 大家對於讓孩子上學的意願並不是特彆強烈,家裡窮,多一個孩子乾活,那就省點力氣。

現在不一樣,越來越多的家庭裡,大人進工廠乾活了,家離得近的還好,下班就能回家,家稍微遠一些,都願意住在工廠的宿舍裡。

那孩子在家就沒人管了,家裡孩子多,老人也看不過來,反正有掙錢的渠道了,乾脆就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家長還能省點心。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學校招生,有這麼多大齡兒童來報名的主要原因,往常都得是老師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

孩子一多,這學校明顯太小,老師也不夠用,王國柱覺得縣裡應該多支持他們鎮小學,往後說不定其他鎮上的孩子還要來這裡上學呢。

這也不是危言聳聽,在他們這上班的人越來越多,家長帶著孩子過來是很正常的事。

縣裡撥款在羅村附近重新選址準備蓋新學校,還要再多招幾個老師,不過學校要等到手表廠徹底建成才能開工,建築工人不夠啊。

羅小田上學之後,李麥芒沒有去接送她,而是讓她跟村裡的小孩一起走路去上學,她得有自己的朋友圈。

如果每天車接車送,很快羅小田在學校就會被大家排擠,很難交到朋友。

這樣每天多跑跑,小夥伴們一起去上學,也是童年難得的回憶,不過是三公裡,一個小時嘛。

李麥芒有些心虛,畢竟她自己超過兩公裡都是坐車的,再不濟也要騎小電驢,現在孩子的上學路可真艱難啊。

來不及感歎,同市張書記帶來一個消息,說是羊城的秋交會要開始了,問她去不去。

改革開放之後,粵省作為最先開放的省份,每年都有兩次對外交流合作會,全國各地的工廠都會參與進來,希望能夠拿到國外的訂單,實現創彙。

李麥芒的工廠作為合資工廠,也可以參加,張愛國的意思是最好還是參加,主要是他們市裡確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東西,麥芒自行車也算是比較出名的了。

創彙,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工廠不希望自己能乾成這件大事,能創彙,腰杆子就硬氣。

他們不是省會城市,但是他們有一顆力爭向上的心啊,隻要膽子大,也不是不能爭一爭的。

秋交會,李麥芒還真沒去過,這種對外交流會其實到了後世也有,不過不再局限於羊城,畢竟開放的城市多了。

李麥芒還有幾個工廠的人跟著張愛國一起去羊城了,沒開車,一路坐火車去的,連帶著還有工廠的產品,李麥芒帶的是一輛自行車和幾塊表。

表是新做出來的樣品,還沒有開始量產,不過她上秋交會這段時間工廠應該能量產了。

表帶她嫌款式不夠多,又找村裡手巧的婦女做了幾款編織表帶,其中就有漂亮國國旗款式的,當然,經典的紅帶五星款式也不能忘。

之前的自行車銷售額已經很好的表明了風向,這個款式的雖然張揚,卻格外受歡迎,跟大家以為的華國含蓄風完全不同。

他們來的算是比較晚的,畢竟地理位置不夠優越,提前來的省份彼此之間已經經過一輪的交鋒了。

聽到晉省的工廠來了,兄弟省份首先湊過來,秦省跟他們可以說是難兄難弟。

這會兒過來打探他們準備過來賣什麼,看看有沒有重合的。

“這位是?”李麥芒在這一群人裡顯得格外突兀,能過來的都是工廠裡的話事人,年紀都不小了,都是三四十的年紀,隻有李麥芒,看起來就像是誰家孩子帶過來了。

“麥芒自行車廠廠長,李麥芒,漂亮國名字,艾薇·摩根。”

“哦哦哦,就那個今年回國的!”秦省負責人立刻想起來了,隨即臉色變得有些古怪。

“有什麼話就直接說,看你那表情我都替你著急。”張愛國就看不上這種有話憋著不說的樣子。

“你看你,脾氣這麼大乾什麼,你過來點我跟你說。”

兩人走到一邊沒人的地方嘀嘀咕咕,嘀咕的時候還看向李麥芒所在的位置,等到張愛國回來的時候,也是一臉便秘的樣子。

嘴巴張了好幾下,最後什麼也沒說。

等到秋交會正式開始的時候,李麥芒可算是知道張愛國和秦省負責人為什麼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

看著旁邊好幾個自行車展台,展出的自行車跟麥芒自行車同樣的款式,甚至配色都差不多,李麥芒一挑眉,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張愛國。

張愛國也隻能尷尬的笑笑,麥芒自行車廠要是國營工廠,他肯定會據理力爭,至少也得拿點好處。

偏偏麥芒自行車廠是合資,李麥芒又是漂亮國人,他出頭不出頭都不好,乾脆裝作不知道。

看到有幾個外國人已經在展台那裡試騎自行車,李麥芒把自己的東西委托張愛國保管,就準備過去。

張愛國看到她去的方向是那個幾個自行車展台,心都要跳出來了,趕緊又讓手下的人看著東西,他自己跟了過去。

“可以適應不同人的身高,家裡的孩子從五六歲就可以騎。”李麥芒過去,就聽到對方在這麼介紹。

幾個圍觀的外國人看起來還挺感興趣的,甚至已經有人在試探著詢問價格。

有人看到李麥芒過來,以為她隻是路人,隻有少數人認出了李麥芒,擔心她是來砸場子的,用略帶敵意的目光盯著她,看她想做什麼。

有一說一,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自行車質量還是非常可以的,因為是樣品,大概率是高級工人製作的,產品細節部分非常完美,甚至比他們工廠流水線出來的要精細。

這可以理解,畢竟他們工廠的工人都隻是經過簡單的培訓,跟高級工人差彆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她之前說的,高級技術工人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因為取代不了。

“這自行車出口你們準備一輛賣多少錢?”她問,不過沒有人回她,大家是競爭關係,誰會傻傻的把自己的報價當眾喊出來啊。

東西都差不多,誰的價格更低一些,誰就有可能拿到訂單,當然不會說。

“我覺得九十九美元剛好,長長久久,做生意嘛,都想長長久久。”

出來了,長長久久理論重現於世,當然,定價九十九也是個心理戰,雖然隻差一塊錢就到一百,可是一百多和不到一百,給人在心理上的差距可不止這一塊錢。

“我們工廠的自行車準備以這個價格出售,希望各位都不要低於這個價格,低於這個價格售出的自行車,我們工廠保留提起侵權訴訟的權力,會對買賣雙方同時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