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三更(1 / 2)

《九福晉鬨和離日常(清穿)》全本免費閱讀

聖旨通傳天下,百姓聽聞後隻覺得當今聖上愛民如子,吾等百姓能生在康熙朝,真是八輩祖宗的福氣。

隻允許漁民在近海捕魚,這是怕漁民走得太遠遇到不測。不允許民間商號和洋人貿易,這是為了保護他們安全。

你說做買賣,朝廷去跟洋人做買賣就行了嘛,朝廷有軍隊,洋人若敢亂來,就跟對付倭寇一般,全部殺頭。

民間到處都是說當今好話的百姓,以唐甄為首的大儒卻看出了其中的不妥。

皇上這道旨意,分明是想禁止民間與海外洋人接觸啊!

普通百姓隻看到了洋人的壞,唐甄等人他們能從中看到洋人的好處,以後若都不接觸了,長此以往,他們如何得知外頭洋人發展得如何了?

唐甄憂愁:“沒有海軍,百姓圈在陸上,有了海軍之後,百姓還是圈在陸上。海外到處是人,大清關上門來過日子是不行的。”

時移勢易,海外諸國現在不能拿大清如何,焉知以後不會有壯大那一日?

想想明末清初,大西、大順、南明政權都立誓一統天下,誰能知道最後奪得天下的是漢人最看不上的滿人呢?

不可輕敵!不可輕敵啊!

可惜他唐甄勢單力薄啊。

唐甄提筆,給京中的那個小丫頭寫信,望她能挽回一二。

何止唐甄、顏元、郭金門等大儒,甚至稍有見識的讀書人,都發現了這道政令的不妥,可他們,又能如何呢?

郭金門歎息:“一月前,鑄萬兄,渾然兄,兩位兄長曾對皇上對朝廷滿懷期待,在海邊看著海軍,看著沿海的百姓,說大清有興旺之兆,一月後的今日,聖上此舉,卻叫人……唉。”

“老師,朝臣怎麼不上書勸誡皇上呢?”李複問道。

“滿臣不會勸,漢臣勸不了。”

海軍之事雖然是四貝勒、九阿哥等提出來的,卻是漢臣一力主推,漢臣若再對皇上的旨意置喙,那位不容人反駁的君王,不知道會作何想。

李複給師弟使眼色:“你家是滿人,怎麼不勸一勸?皇上應不會對你們如何吧。”

董鄂嘉年也不懂皇上為什麼會如此辦,但是皇上都下旨了,難道還能收回?

“師兄,董鄂家隻是聽命辦事,左右不了皇上的想法。”

李複歎氣,董鄂嘉年也跟著歎氣。

高坐在皇位上的耀耀聖君掌控天下,朝野內外,無論你是誰,隻要在大清的地界,都必須聽令。

京城內,當天聽到這道旨意後,隔日京郊開詩會,一群書生意氣的年輕人寫詩詞抨擊朝廷鼠目寸光,我泱泱大國,竟如此氣量狹小。

康熙對這些人沒有對上次唐甄、顏元等人的寬容,這些書生全都被抓下獄,剝奪功名,禁止其再參加科考。

其他讀書人以此為鑒,都不敢胡亂對海禁之事發表意見。

皇權的冷酷,帝君的威權露出獠牙,所有人必須跪下服從。

讀書人,跪著跪著也習慣了,但一心逐利的商人卻不會就此打住。

四大商幫領頭人,徽商江家,晉商王家,浙商周家,粵商林家,他們被葉氏商行叫來幫助海軍搞貿易,他們出銀子出貨,海軍對外貿易剛走上正軌,朝廷這就要卸磨殺驢,斷他們的財路嗎?

“劉掌櫃,當初你帶著海軍衙門跟我們談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咱們把貨物以成本價賣給海軍,甚至答應先貨後款,為的不就是一兩年後海軍強大了,能幫咱們開路,把生意做到西洋嗎?”

最先坐不住的是浙商周家,海軍貿易最值錢的絲綢,大半都是從他家的紡織作坊裡抽調的,可以說,海軍這第一回出海賺的三十萬兩銀子,一半都是從周家預借的絲綢裡賺來的。

周家付出的最多,周家的少東家周齊壽最著急也能理解。

劉山正色道:“諸位的擔心我都明白,昨日我已寫信,叫下麵人坐快船送信回京城,相信幾日消息就會傳回來。”

“我知道,我家主子也知道,你們能來福建幫扶海軍,一是為了朝廷百姓,二是衝著葉氏商行的麵子,我們葉氏商行定然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周齊壽緩了緩語氣:“我周家答應做這一樁買賣,自然是因為信得過葉氏商行,劉掌櫃既然如此說了,那我們稍等幾日再看。”

朝廷一道聖旨,出海的生意隻允許朝廷做,民間商號全都不許,那他們之前做的都是為朝廷做嫁妝,換成誰也接受不了。

粵商話事人林家,林敬笑著勸道:“老周不用著急,咱們幾家跟葉氏商行做生意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都知根知底,相信葉氏商行自然會為我等考

慮。劉掌櫃,你說是不是?”

葉氏商行明麵上話事人是劉山,這一兩年葉氏商行動作太大,加上今年在南海救了回林家的商船,徽、晉、浙、粵四大商行內部也都明白,葉氏商行背後的人和朝廷關係匪淺。

徽商這次來的人是江家的少東家江升,江升是姚懷玉的表哥,他和葉氏商行的主子認識許多年了,自不必提。

這三個周家、粵商林家表態了,晉商王家話事人王倫,徽商江家的江升,自然也表示相信葉氏商行。

半個時辰後,後海軍代表鄂爾泰、嚴真進來時,四大商行的當家人坐一塊兒喝茶,氣氛還是挺融洽。

鄂爾泰看了劉山一眼,這人可真有本事,隻是當個掌櫃,可惜了。

鄂爾泰也從京中調任至海軍,海軍訓練的事他不懂,他分管海軍貿易的活兒,論起來,他算嚴真的上級。

嚴真來自何處,劉山又是做什麼的,鄂爾泰心中明鏡一樣。

朝廷下了聖旨後,鄂爾泰原本以為今日這場會麵一定是劍拔弩張,但是沒想到,大家都挺和氣。

海軍的現狀大家都心裡有數,海軍的貿易有賴於四大商行的支持,鄂爾泰姿態放低,表示海軍十分想和各位合作,朝廷旨意的事直郡王已經上折子給朝廷了,稍等幾日,等京裡消息傳回來,咱們坐下再談。

“先不談公事,鄂爾泰大人快請坐,您喝什麼茶,我給您沏一杯。”

鄂爾泰從善如流地坐下:“麻煩林東家,來一杯普洱吧。”

林敬一邊熟練地泡茶,一邊道:“咱們大清普洱茶好,洋人也喜歡,我看以後可以提一提價。”

江升接話:“我也覺得可以提價,不過咱們從雲南采購的普洱太過樸素些。人靠衣裳馬靠鞍,大家說是不是?”

“江升說得對,買櫝還珠不可取,但也不能一點都不做。”

“聽說在歐洲,用得起絲綢,喝得起普洱的都是貴族,跟這些人做生意,麵子功夫需得做足了。”

茶泡好了,第一杯送到鄂爾泰麵前,第二杯給嚴真,嚴真謝過林東家,笑問:“林家跟暹羅的三大糧商關係都不錯,等到入秋後,林家可否幫忙海軍牽線,我們想多采購些糧食。”

“嚴大人想采購多少?”

“一百萬石能否買到

?”

“恐怕不行,暹羅的土地雖好,但人少,一年產的糧食有限,他們還要賣給洋人,沒有如此多糧食給咱們。”

林敬笑道:“秋收還早,現下也不用著急,等這裡的事情料理妥當了,咱們可以去暹羅跟人談。”

“林東家說得是。”

朝廷禁海的事情一旦處理不好,買賣自此時就散了。這會兒談秋天的事情,太遠了。

葉菁菁收到劉山、嚴真、江升等人送來的急信,直郡王的折子也送到了乾清宮。

“皇上,直郡王的折子,這……”

康熙眼都未抬:“放那兒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