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番外四(1 / 2)

《九福晉鬨和離日常(清穿)》全本免費閱讀

冬天的大海有一種冷峻、浩瀚的美,大船從海麵上駛過,濺起的浪花讓蕭瑟的寒冬都生動起來。

齊世發出感歎:“在岸上看海,和在海上看海,真是不一樣。”

覺羅氏在甲板上站了會兒,捂緊身上的披肩就往船艙裡走,她是欣賞不了這種盛景了。

五福晉扶著覺羅氏:“我跟您一塊兒進去。”

“哎,咱們一塊兒進去,讓他們男人在這裡吹寒風吧,咱們去找你婆婆喝茶。”

宜妃娘娘昨兒在甲板上站了半個時辰看海,今兒有點咳嗽,在船艙裡待著沒有出門。

葉菁菁和女兒正陪宜妃說話呢,見額娘和五嫂進來,葉菁菁笑道:“是不是冷了?快過來烤火。”

覺羅氏趕緊在火盆旁坐下:“冬天的大海看著太嚇人了,你說歐洲那些海盜,開條船就敢出來打劫,一不小心船翻了,還能有活路?”

“為了錢財冒險,什麼時候也不缺這些亡命之徒。”

葉菁菁給額娘倒了杯熱茶:“其實這兩年海麵上的海盜少了,一般也碰不上。”

這條航道上,以前海盜打劫的主要是從葉家坡到歐洲的商船,如今大清各大商行的船皆由大清海軍護送,親自把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送到紅海和識得蘭群島交易。歐洲商人們不要冒險去葉家坡,那些以打劫為生的海盜撈不到什麼好處,也就少了。

“以前總聽你說,歐洲沒多少東西跟咱們交易,咱們打下倭國後,也不缺銀子了,歐洲這些國家拿什麼跟咱們交易?”

“主要是礦產。”

歐洲諸國的海洋擴張比大清早一些,他們占了些好地方。考慮到如今大清跟歐洲的關係,大清就算打得贏也不能明搶,所以貿易順差太大時,就會要求他們用占有的礦廠、土地還錢。

“反正是他們占有的地方,又不是他們的本土,有些地方還是鳥不拉屎的地方,用來抵賬他們也不心疼,沒了就沒了。”

對歐洲這些國家來說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在大清眼裡不是,這些地方都是唐子歸列出的,地下有重要礦產的地方。

這些地方到大清手裡,如今不會開發。相對於如今大清的土地,大清的百姓太少了。至少要等一兩代人,等大清的人口大幅增加,軍隊征兵再擴大,能護住那些地

方了,才會去開發。

如此算來,不考慮幾百年後的事,隻吃擴張的紅利,大清也還能強盛兩代人。至少,在弘暉兒子手裡,大清還是處於一個穩步往上的階段。

甲板上,胤祺、胤禟兩兄弟也在談這個事,胤禟覺得,海外的領土,以及北方葉尼塞河的領土要完全消化,開發,至少要兩三代人。

“五哥,兩三代人呐,隻要弘暉和弘暉的兒子不胡來,兩三代人之後,大清的人口肯定超過一億你信不信?歐洲雖然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是根據他們每個國家的人口預估,加一塊兒也超不過一億。”

“到時候,弘暉的孫子再不行,靠著人口優勢也能掌握這個世界絕大多數關鍵地方,大清以一國禦全球,優勢在咱。”

胤祺也想過這個問題了:“大清的強盛兩三代確實不是問題,四哥把大清交到弘暉手裡後,弘暉麵對的最大問題不是怕其他國家欺負咱們,怕的是內部分裂。”

統一啊!

康熙最擔心的就是滿人少漢人多,滿人管不了這麼多漢人,怕愛新覺羅家的皇位被奪了。

皇位交到弘暉手裡,弘暉要解決的頭等大事也是這個。

這時候,暢春園內的九經三事殿內,康熙、雍正、弘暉,祖孫三代都在。

雍正和兒子弘暉在喝茶,康熙正在看一封厚厚的折子,這道折子,出自葉菁菁之手。

葉菁菁從葉尼塞河回京後,這兩個月的工夫都在寫這道折子,這道折子名叫大清民族融合對策書。

葉菁菁提出的民族融合對策書,對策書的主要內容是從上輩子的民族政策中抄來的,比如,寫在對策書開頭的那一句,為了維持大清國內穩定,大清應該推動民族融合,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

民族融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變以滿人為貴的現狀,至少是從明麵上。在如今大清廣袤的國土上,滿人太少了,把滿人提到高處,站到各民族的對立麵,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康熙看完全冊,重新翻到第一頁,看到改變以滿人為貴的現狀這句話時,還是忍不住皺眉。

“皇阿瑪,您如何看九弟妹這道折子?”

康熙閉上眼,沉思了許久,才緩緩地點了點頭:“她是對的。”

在康熙看

來,既然漢人壓不住,不如聽取老九福晉的建議,把其他民族都扶起來,這也是一種製衡。

“老九福晉說,戶部、理藩院、翰林院,該在清查全國人口土地,把大清境內的所有民族清查清楚,以後在稅收、教育等方麵對少數民族進行扶持,維持各民族團結穩定,這也是個法子。”

康熙唯一不認同的是:“她說要把大清改稱為華夏,你如何看?”

雍正把問題扔給兒子:“弘暉你說。”

“阿瑪,瑪法問您呢。”

雍正瞪兒子一眼:“這也是你的事,難道你不該回答?”

雍正發過不立太子的旨意,他的幾個兒子都是一樣培養,但是這兩年,雍正明顯偏重弘暉,今兒當著康熙的麵,把話說得這般明白,叫康熙多看了老四一眼。

“皇阿瑪不用拿這種眼神看兒子,弘暉幾個兄弟間,朕和百官都認同弘暉是最合適大位,既然如此,就沒必要掩耳盜鈴了。”

雍正已經做出了決定,所以才會在商議愛新覺羅和大清如此重要的大事時,把弘暉叫來。

雍正對兒子抬下巴:“你瑪法等著呢,趕緊說。”

弘暉哦了聲:“瑪法,改大清為華夏我覺得其實挺好,改名更張嘛,華夏囊括各民族,隻是給大清改了個國名,卻能讓大清的所有百姓都有歸屬感,這個決定,利大於弊。”

“大清這個國名,是太宗皇帝定下的,改掉大清的國名,你們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嗎?”康熙隱怒。

“瑪法,當初太宗皇帝改金成大清,太宗皇帝率清軍入關後建立了大清朝。如今咱們改大清為華夏,這代表著咱們愛新覺羅家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弘暉勸道:“咱們如今和太宗皇帝時不一樣了。就跟九嬸說的那般,咱們大清就是一塊大肥肉,剛打完仗沒幾年,歐洲那些國家還怕咱們,不敢如何,等日子一長,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們肯定會想法子分裂咱們。咱們四分五裂的跟歐洲一樣,他們才好各個擊破。”

“瑪法,統一土地是不夠的,人心易變,咱們還應該統一百姓的思想。隻要思想統一了,就算有一日大清國力下降被分裂,後繼者也會想辦法統一。”九嬸寫的這道折子弘暉都會背了,裡頭的經典語錄他信嘴拈來。

統一思想,康熙當然知道

統一思想的重要性,但是,改大清為華夏就是不行,太過赤裸了,華夏可以囊括各民族,但是主指漢人呐。

“哼,朕怕朕死了後去長生天,沒法跟太宗皇帝交代。”

雍正輕咳一聲:“皇阿瑪若是不喜歡華夏這個名字,要不咱們換個名字?”

“換個什麼名?”

“改為中國吧,中央之國。”

康熙咂摸了下,中國這個名字,聽著比華夏要順耳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