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初心是被餓醒的,也不知道原主幾頓沒吃東西,胃裡一陣陣的發疼。
睜開眼,屋裡是漆黑一片,身邊還有一道極為纖弱的呼吸聲。
趁著有黑暗做掩護,初心開始接受劇情。
這次她來到了古代,成為了一名丈夫早死的寡婦。
寡婦姓王,沒個正經名字,隻因在家中排行老三,一直被人稱作三姐。
王三姐十六歲的時候嫁到宋家村,跟宋克山成為了夫妻。
倆人婚後感情和睦,一連生下四子一女。
因為宋克山繼承了祖上的木匠手藝,所以家中的日子在村裡也算得上頂好的那一撥。
可是好景不長,小女兒宋紅玉剛滿一歲不久,宋克山因上山找木材失腳滾落下山,失血過多而死。
宋家的公婆早幾年就已經過世,宋克山再一死,家裡就隻剩下王三姐和五個年紀尚幼的兒女。
為了養活五個兒女,王三姐開始支起吃食攤子,來往鎮上掙錢,憑借著一手做吃食的好手藝,憑借著好手藝,再加上宋克山留下的繼續,以及親朋鄰居們的幫襯,才能把五個兒女拉扯大。
等兒子們到了適齡的年紀,又陸續給他們娶了媳婦進門。
王三姐今年也才三十九歲,卻已經是一個三歲孫子和一歲孫女的奶奶了。
隨著家中添丁進口,原本的六口之家,也擴充到了十一口。
家中人一多,就容易滋生矛盾。
宋克山去世那年,由於王三姐太過於沉湎悲痛,對女兒的照顧就疏忽了些,卻不想因此讓小女兒大病一場。
儘管沒有性命之憂,卻因此落下了病根兒。
這些年來,小女兒的身體一直虛弱得很,需時常吃些不藥,飲食上也多偏精細。
原先兒媳婦們還沒進門的時候,兒子們對於這個小妹都很疼愛照顧。
對於王三姐給小妹開小灶,他們也從未說過什麼,反而覺得理應如此。
可自打兒媳婦們一個接一個的進門,家裡就有了不一樣的聲音,尤其是當家中孫子孫女出生後,兒媳婦們的意見就更大了。
先是大兒媳周氏,她進門最早,又替大房生下家中唯一的男丁,自覺自己的兒子比誰都金貴。
可王三姐自己生了四個兒子,唯獨就宋紅玉這麼一個女兒,本就偏疼她幾分。
再加上當年的事情覺得對小女兒有所虧欠,所以在王三姐的心裡,自己這個小女兒,比四個兒子還要重要一些。
連親生兒子都被王三姐排在後麵,更遑論是兒媳婦生的隔著一輩的孫子。
當然,王三姐也不是那太過偏心眼的人。
孫子年紀小,嘴巴饞也正常。
每每王三姐給女兒開小灶,多少都會分一些給孫子。
可周氏卻並不滿足,反而覺得王三姐糊塗的很,疼一個丫頭居然超過了自己的親孫子。
宋紅玉再金貴,那將來遲早也是要嫁出去的,她兒子穀子可是大房長孫,老宋家的根基傳承。
王三姐越是對女兒偏愛,周氏積攢的意見就越多。
尤其當弟媳婦王氏生育後,她便拉攏了王氏統一戰線,時不時的就跟王三姐對著來。
為此王三姐常常頭痛不已,可為了家中的安寧和穩固,隻得把氣咽回肚子裡。
至於跟兒子告狀,一來不是王三姐的性格,二來兒子各自成家後,也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王三姐早早看透,也懶得費這個唇舌。
前幾日入秋,老天爺下了些雨。
本來王三姐平時去鎮上擺攤賣吃食時,女兒宋紅玉常常會跟過去幫忙。
王三姐見這幾天天氣不好,就沒讓女兒跟著。
可女兒心疼她辛苦,總想著過去幫著搭把手,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王三姐才鬆口。
不成想早上去的時候天氣還是好好的,等中午回來時,卻開始下起毛毛細雨來,宋紅玉因此淋了些雨。
王三姐怕女兒生病,回來就給女兒煮了紅糖生薑水。
為了不讓兒媳婦們說她偏心,愣是給媳婦們和孫子孫女也帶著喝上了一碗。
可不成想宋紅玉的身體不爭氣,夜裡就發起熱來。
王三姐照顧了女兒一晚上,第二天天不亮就讓兒子去鎮上請大夫。
光是請醫抓藥就花出去好幾錢銀子,後來又聽大?????夫說最好給病人補一補身體,王三姐就讓三兒媳婦李氏,去抓一隻母雞殺了。
本來因為花銀子的事,就讓周氏和王氏心裡老大不樂意,如今又要殺雞,而且還是家裡專門下蛋的母雞,妯娌倆頓時不乾了。
家裡總共就十來隻雞,其中隻有三隻是老母雞,平時這三隻老母雞一天下一個蛋,剛好夠貼補家裡兩個孫子輩加上宋紅玉的嘴巴。
這會兒殺掉一隻,豈不是每天就少一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