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鴻門宴(四)(1 / 2)

《被係統劇透曆史後》全本免費閱讀

山意秋隻拍了一下桌案,便有下人小心翼翼地抬上好幾個紅木箱子進來。

個個大小不一,毫無花紋,木箱除了材質不錯,瞧不出什麼名堂來。

但經了剛剛那遭,在北昭王劍下,無人敢鬥膽再去問山意秋此為何意,隻抿了口劣茶,滿腹疑惑但沉默不語。

不過,山意秋也不在意究竟有沒有人捧場,又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

“各位都曉得我這有些掙錢的方子,比如香皂、比如琉璃。各位覺著如果靠這些香皂、琉璃夠不夠走出北涼,推動家族生意更上一層樓呢?”

她不是沒想過自己獨自攬過這些生意,但離亂世不過五年,獨掌大權去經營,所花的時間成本也太高了。

哪怕是與楚家合作,楚家財力再強,也無法吃下這麼多生意。

而且樹大招風並不好,一個小小的琉璃便是前車之鑒。

她想賣出的商品並非生存物資,而是享受類居多,目標人群都是上層人士,這其中少不了人脈流通。

在座的這些豪強多少都有些外地人脈,他們雖然買下了方子,但後續若想謀得更大利益,必定要與他人合作。

他們一群人開拓市場的速度要比她單打獨鬥快得多。

在座眾人對此提案說一點不心動是假的,琉璃神奇之處還曆曆在目,腳下踩著的平整水泥地也不容小覷。

但在見到實物前,他們還是想再觀望一二。

“接下來我會來拍賣彆的類似於香皂的、能掙錢的方子,但凡有人買下後,我絕不會外傳第二人。”

“凡競拍成功者,隨你們定價與經營,隻有兩個要求。第一,在三年經營期內,每年我都要兩成利,三年後我不參與任何分成。第二,無論你們究竟銷往何處,十年內必須要在北涼設立的工坊不許撤銷經營,必須有所產出。”

三年利便夠了,再多幾年就會招來怨恨,她還有旁的事要做,沒必要為此惹得一身腥。

至於在北涼設立工坊才是她真正的目的,為了北涼底層百姓的就業。

免除加稅是不可能的,除非推翻景朝,暫時無計可施。

那就隻能儘量讓老百姓們,除了務農外能多幾個生計手段。

但這些都是針對富人的生意,一旦掙了大錢,出於交通成本考慮,他們一定會去外地設立工坊。

久而久之,最後甚至可能會徹底撤掉在北涼的工坊,這並不利於北涼百姓長久的就業。

這些條款並不苛刻,甚至能從中窺得不少寬鬆之處。

他們若能得了類似水泥的方子,自然能欣然接受,甚至在其中一些也不是不能做點手腳。

不過在他們為山意秋的天真而發笑時,就見少女雙手撐在桌上,像露出利齒的狼一樣,死死盯著他們。

她眸底浮著冷意,冷笑一聲:“最後,我再強調一遍,這利錢必須分毫不差地交給我,你們應當曉得隱田的賬是誰盤出來的吧?”

“不要挑釁我哦。”

說到最後,山意秋兩眼彎似月牙,嬌俏地笑著,似是嬌嗔的言語背後其實填了幾十條人命。

讓人不由得又想起處刑那日,一連斬了十來人,處刑台都流成了小血泊。

而在那一片血色裡盈盈佇立的她,連眼都不曾眨過一下,漠視著近在咫尺的死亡,異常凜冽地從屍山血海的殺戮裡走了出來,隻餘一串串斑駁的血腳印。

隱而不發的殺氣,要更震撼。

令人清醒地認識到,麵前這人是個笑麵虎,趙崇的得意門生。

一時,一些陰暗的想法都消失了不少。

山意秋吩咐人打開了第一個箱子,此物由一個長方體與底座組成。

木體安上了一塊玻璃,玻璃清晰可見一個圓盤,其上工整地鐫刻了文字,從一到十二。

圓盤上固了三根銀針,粗細長短各不相同,有一根針走得極快,繞著圓盤一格格地行進。

“第一件乃是自走鐘,我們看時間靠的是日晷與漏刻,但時常也有疏漏。而自走鐘計時較其餘兩物更精準,可大可小。想賣得更貴些,就自行在外觀上下功夫。”

“若是對此物起疑,可於日晷或漏刻處一觀,瞧瞧兩者是否一致。”

她的解說裡,輪行隨刻轉,表指按分移,簡直神跡,在座的當然都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