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下雨 六月初九(1 / 2)

第31章

在連著挑了二十多天的水澆地後, 這天早上,村裡最先起來的人看到田邊聚起了一點烏雲,第一反應是揉了揉眼睛, 確認沒看錯之後, 他直接敲響鄰居家的門, 將附近幾戶人家都叫了起來, 他需要許多人確定的答案,才敢相信是真的要下雨了。

沒多久,整個村裡的人都被吵醒,知道了這個消息。

沈遷躺在床上,聽到外麵激動的討論聲,也是一下就驚醒了, 跟同樣被吵醒了的陸久對視一眼, 兩人默契地起身穿衣,速度非常快。

實在是太久沒下過雨了,並且不管什麼時候抬頭看天上, 都是晴空萬裡的模樣, 即便他們隻有兩丘田需要挑水,也跟大家一樣期盼著能來一場大雨。

兩人來到院子,發現外麵都是人, 有幾個漢子連衣服都沒穿整齊,所有人都齊齊看著天邊那一團不算大的烏雲。

“似乎更悶熱了。”沈遷伸手感受了一下。

平常這麼早的時候, 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涼風,這會兒空氣卻像是凝住了一樣。

陸久失笑:“悶熱才好,要是來陣風把那點雲吹散了就彆想下雨了。”

沈遷想想確實有道理,便沒再說什麼,繼續跟村裡大多數人一樣, 盯著那團雲看。

一向調皮的孩子們也都很安靜,擔心大聲說話會把那團雲嚇走似的。

陸久雖然不擅種地,但比起沈遷來說,可以說是經驗豐富,而且他在青坪村生活了十幾年,像今年這樣的天旱,每隔幾年就會經曆一次,知道就那一小團雲,還不足以下雨,但過幾日應該可以。

他們家的幾丘田裡還有水,這幾天可以先歇著,就算最後雨沒下下來,再挑水也來得及,便問:“我們今日要做什麼?”

連著二十幾天,幾乎每天起來就是挑水,下午也是挑水,已經形成了習慣,突然之間不用挑水了,空出來的時間一時不知道要做什麼好。

“去趟縣城吧。”沈遷像是早就有所打算,回答得非常迅速。

陸久疑惑道:“過幾日又要趕集了,這個時候去縣城有什麼事嗎?”

去縣城實在是太遠了,走路單程就要一個時辰,而且進城還得交一文錢的進城費,所以村裡人除非過年前置辦年貨,平常都不怎麼去,反正像必須要用的鹽跟醬油這些,趕集的時候會有城裡的攤販挑著來賣。

“家裡就一本《三字經》,”沈遷道,“現在跟著我讀書的人多,我想再去買本《千字文》回來一起教他們,還有上回買的紙也快用完了,得再備一些。”

陸久有些不好意思,他確實沒注意到沈遷上回買的紙快沒了,於是道:“那我們這回多買些。”

“好,”沈遷笑著點頭,“周木匠那裡應該又能分到一些錢了,剛好可以拿著去買這些。”

陸久道:“不用動那些,我有銀錢給你買書跟紙。”

“你啊,”沈遷沒忍住捏了下陸久的臉,“用什麼錢買不都是我們的。”

兩人都是行動力很強的人,說了去縣城,就立馬去洗漱,吃過早飯就趕緊出發了,抵達城門口的時候,才剛剛辰時末。

這回兩人是走路來的,不用在城外牛行寄存牛車,交了兩文錢就直接進城,這段時間天旱,不僅青坪村不下雨,附近的村子也一樣,來縣城的人少,街上比上回冷清些。

兩人先去了周木匠家的鋪子。

沈遷估摸著之前那幾樣家具對顧客的吸引力應該沒那麼大了,這回又帶了一個妝奩的畫樣。

果然,周木匠一看到就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讓人寫了契書過來,又把先前那幾樣家具要分的錢也一並拿了過來,“這是桌子跟妝台那些要分給你的錢,賬本也在這裡,你可以核對一下。”

“賬本就不用看了,您肯定不會少我的錢。”沈遷笑著收起銀錢,沒去翻賬本。

他又不住在鋪子裡,人家若是想少他的錢,看賬本也看不出什麼,若是不少他的錢,那就更不需要看賬本了。

周木匠憨厚地笑了笑,道:“自從得了你那幾個畫樣,這段時間我鋪子裡的生意好了很多。”

不止是他的生意,他有幾個在村子裡的徒弟,生意也好了很多,他知道這些都是沈遷畫樣的功勞,所以即便是徒弟賣了這幾樣家具,他也要求拿二十文出來分給沈遷。

沈遷從分到的錢裡就能看出來,周木匠這段時間的生意定然很好,笑著道:“希望下回我能分到更多的錢。”

周木匠聞言先是愣了下,接著大笑著拍了拍沈遷的肩膀,“好好好。”

沈遷想要分到更多的錢,隻有周木匠賣出更多的家具才行,周木匠聽了自然高興。

沈遷跟陸久還要去買東西,而且耽擱得越久,中午回去時越熱,於是隻喝了盞茶就起身告辭。

“對了,”周木匠像是才想起什麼,拿出一個大藍布包道,“我給水生做了幾樣好玩的小東西,麻煩你們幫我捎給他。”

說著他狀似不經意地敲了兩下藍布,陸久聽出來裡麵裝的應該是個小匣子,便順手接過,放進身邊的籃子裡。

他彎腰放東西的時候,錯過了沈遷跟周木匠的會心一笑。

既然來了縣城,兩人又去買了一些瑣碎的,在集市上很難買到的東西,最後才去的書鋪。

《千字文》是讀書識字最基礎的書,一共才一千字,薄薄的一本,但是要五百文,平均每兩個字就要一文錢了,沈遷即便早就知道這些貴,當夥計報出價格後,他還是忍不住咋舌,這麼高的讀書門檻,寒門哪裡出得了學子啊,村裡人一年到頭喂一頭肥豬,也就能值個二兩銀子左右,用來買書,隻能買三本最基礎的,還有筆墨紙硯跟交束脩都要銀錢。

也難怪知道他讓學生看著黑板認字,用沙盤練字,村裡人幾乎都將適齡的孩子送了過來,因為比起其他先生,去他那裡讀書確實省錢。

他收的束脩也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