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一般家裡有彆的東西,就很少送錢,所以收到的東西五花八門,六隻雞,一百多個雞蛋,六十多個鴨蛋,還有五條臘肉,半缸米。
六隻雞已經解了繩子放後院養著,雞蛋跟鴨蛋三個人就算每天吃,吃到後麵也不新鮮了,便商量著下次趕集的時候帶些去集市上賣,宋蘭會醃鹹蛋,打算留拿一些鴨蛋出來做成鹹蛋,等天熱時配白粥吃,但也不能做太多,十幾個就夠了,醃太多了費鹽。
臘肉隻要掛在灶上沾著煙火,兩三年都不會壞,可以慢慢吃。
自己買來辦席的那半邊豬,四份昨天隻用了三份,還剩下不少,豬臉皮跟豬腳宋蘭打算也抹了鹽熏臘肉,大塊的肥肉跟豬板油熬成豬油,剩下的豬肉連皮切成巴掌大小的一塊,放油裡炸透,用豬油封起來做成壇子肉,等到農忙時沒空去買肉也能有肉吃。
商量好這些東西的處理方法後,宋蘭就去了後院喂雞,至於收禮收了多少銀錢,那是兩個年輕人自己的事,她不打算探聽。
以前陸久一個人住,他時常往山裡跑,家裡是沒有養家禽的,宋蘭看著偌大的後院,就隻放了六隻雞跟兩隻鵝,決定等天氣暖和點,再買些小雞來一起養著,以後不管是吃蛋還是吃雞,就不用去買了,等到明年,這些雞再長大些,還能自己孵蛋。
堂屋裡沈遷跟陸久已經數完昨天收到的銅板,其中陸鬆林跟沈慶平各八十文,陸栓子跟李桂香兩口子也是八十文,周屠戶五十文,剩下的全都是十幾二十文,加在一起攏共是八百五十六文。
跟收到的雞、蛋、臘肉那些加在一起,差不多能回一半置辦席麵花出去的錢。
陸久在心裡將收到的禮錢跟自己曾經送出去的比對,對著對著,突然起身,“還漏了一個。”
說完他飛快跑進屋裡,抱出來一個小匣子,“這是昨天早上秀雲嬸子幫我鋪了床後給我的。”
沈遷打開匣子,裡麵是用麻繩串起來的六串銅板,每串銅板看起來約莫在一百個左右,那就是六百文錢,他看著同樣一臉驚愕的陸久,問:“你當時沒打開看?”
“沒有,”陸久搖頭道,“秀雲嬸子給我的時候剛好外麵來客人了。”他急著出去招呼客人,將匣子鎖櫃子裡就沒管了,後麵一整天都忙著,更沒時間看。
半晌,陸久才喃喃道:“嬸子以前說要給我準備一份嫁妝,我沒想到她會準備這麼多。”
他把腿斷了的陸葉帶下山後,陸大柱一家就說要報恩,但他覺得沒必要,所以每次陸大柱給他耕地,他都會算好銀錢給李秀雲,而且以耕地作為報恩方式的話,前麵三年五年,兩家想法一致的時候還好,等到十年八年,一家覺得恩報完了,一家若是沒能及時反應過來,反而容易生罅隙,最後弄得關係不好,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彆這樣做。
頭一年他給李秀雲耕地錢的時候,李秀雲是不肯要的,第二年他就找了村裡彆的人幫忙耕地,李秀雲拗不過他,便說到時候給他準備份嫁妝,他雖然沒覺得李秀雲是玩笑話,但也認為大概會是棉被之類的東西,沒想到會是這麼多銀錢。
陸久抱著匣子,沒想好到底要不要收下。
“收下吧。”最後還是沈遷做了決定,“嬸子都送過來了,我們要是再退給她,反而傷感情,以後有機會再還人情就是。”
.
成親後不過歇了兩日,沈遷跟陸久就和村裡人一樣,投入到了春播之中。
宋蘭自然也搬了過來跟兩人一起住,如今家裡有雞跟鵝需要照料,沈遷跟陸久去地裡乾活了,家裡有個人守著更放心些。
比秧苗更早種下去的是黃豆跟高粱,曲安縣種小麥的少,但是家裡三個人早飯都喜歡吃手擀麵,宋蘭趕集的時候還會去賣餡餅,所以沈遷跟陸久決定再分一塊地出來種小麥。
黃豆、高粱跟小麥都種在旱地裡,沈遷分家時沒分到有,便隻能種在陸久的地裡。
陸久有兩畝多一點快三畝的旱地,去年落雪前他都粗粗的挖過,但是種東西前,還得細翻一遍,將板結的大塊敲碎才行。
這時節地裡全是人,他們家種黃豆的那塊地跟陸大柱家有塊地挨著,李秀雲乾活乾累了,便走過來嘮嗑,“你們這塊地是沙土,去年冬天小久又從深山裡挑了不少腐葉土回來漚在地裡,今年隻要不天旱,這塊地的黃豆肯定能有好收成。”
“希望能夠風調雨順。”來幫著放種子的宋蘭不懂這些,聽李秀雲說地好,便覺得開心。
沈遷卻是了解過,在沒有化肥的情況下,就算侍弄得再好,一畝地大概也就能產一石黃豆,也就是一百斤出頭,其實不止是黃豆,稻子跟小麥高粱也是一樣,產量都不高,他們分到的那一畝多點的地,加上陸久的兩畝多旱地,兩畝多水田,要是那年風調雨順還好些,要是年成不好,交了賦稅之後,都不夠三人吃。
他也想到過一些穿越小說跟電視劇裡,主角輕易就能製出化肥的情節,但真正實施起來,根本沒有可能,在沒有機器的前提下,單憑他一雙手,彆說他不知道化肥的製作方法,就算知道,也是癡人說夢,能做的便是按照小時候跟爺爺在電視上看到的,多漚點肥,最多再製點所謂的土化肥。
後世那些能夠高產的紅薯土豆、玉米南瓜的種子,也不是他在曲安縣憑空就能想來的。
想要一家人衣食無憂,唯一的辦法便是從彆的地方賺錢,單靠這幾畝地根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