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吳廣拒婚(1 / 2)

覆秦 起飛的東君 3492 字 4個月前

《覆秦》全本免費閱讀

三月初六,上巳節剛過,一張碩大的布告貼在了太康鄉的鄉市大門上。

來往的鄉人中有識字的看上一眼,當場驚叫出聲。

“徭役!官府又要征徭了!”

一語既出,引起惶恐一片。

“這眼看時間都快到春耕了,這時候征發徭役是想乾嘛?官府不是說征發徭役要儘量避開春耕和秋收嗎?”

“應該是刑徒隸臣不夠用了,所以才在這時候招人。也不知道這次徭役遠不遠,會不會分派到我頭上。”

“聽說隔壁鄉有一批人在上個月被征去關中修帝陵,這一路上千裡的路程,不知能有幾人回來。希望這次徭役不是征去關中的。”

“他如果征到我,我就連夜跑了。”

秦法規定官府征發黔首服徭役時,要在鄉市的大門張貼布告進行通知,使黔首周知此事,按公告服役,避免獲罪,起到一個傳播通告的作用。

可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張布告會加劇恐慌的傳播。

好在鄉嗇夫親自出麵,向鄉民表示這一次的徭役是前往陳縣修路,迎接二世皇帝聖駕,這才讓黔首們放鬆下來,不像之前那麼抗拒。

“凡事總怕對比,和被征去關中修帝陵相比,在本地郡縣修路築牆算是個輕鬆活了。”

吳廣搖頭感歎。

他之前曾經有過疑惑,秦國的嚴刑苛法確實比昔日六國嚴格許多,這點沒的說。但在賦稅力役上,秦和昔日六國相比,並不算重。

為什麼在秦統一後,六國之民會叫苦不已,還說“秦之力役三十倍於古”,“天下苦秦久矣”。

到了如今,他是明白了。

在秦統一前,各國之民隻在本國輸租服役,服役的距離不遠,成本不高,再加上環境氣候都能適應,不會給人民帶來多大困擾。

可在秦統一後,六國遺民往往要被征召到關中、長城、百越等地進行服役,常常跨越千裡,甚至數千裡的距離,使得黔首的實際負擔大大增加。

來回一趟就是數月甚至是一年以上的時間,不僅消耗大量錢糧,還會耽誤家中生產,少了壯勞力,田地裡收成就會減少,自然會覺得田租賦稅重了。

且因為秦的工程量大,北方長城、南方百越這些地方又環境惡劣,讓許多六國之民死於道中,往往一去不複返,所以人人聞徭役而懼怕,出現不少逃避徭役的亡人。

當年劉邦押人前往關中驪山服役,結果這些人懼怕,半路上就跑大半,最後連劉邦自己也跑了,就是一個典型逃役的例子。

現在官府宣告此次徭役的內容是在本郡修路,黔首不滿的情緒略略減少。

接下來隻需等待鄉官根據手頭掌握的戶籍情況,平均進行攤派,最後在裡典、父老的陪同下,逐戶通知並征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