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七級避難所(1 / 2)

在視頻的最後,龔教授鄭重的說到

“根據我和溫中將收集到的情報和消息,國家高層的計劃應該並不是對全世界展開一場核戰爭,而且時間點也不對,從\"混元傘”計劃的名字能夠猜測出,雖然我們並不是核武器專家,原來的計劃應該是類似於核保護傘之類的輻射塵擴散計劃,但是為什麼溫和的人為核輻射計劃會變成一場真正的核戰爭,以至於極少數知道原計劃本身的各國高層城府官員一下子在核攻擊下全滅,所以在這個所謂的“混元傘”計劃執行的過程中,肯定出了什麼紕漏。”

這點莫白同意,沒理由製定計劃的各國高官領導人自己把自己的避難所用鑽地彈犁耕了一遍,這中間肯定是出了大問題。

“所以需要你們去找出這場浩劫的真正原因,在這裡我有兩個地方可以幫助你們一下,第一,當初我參加混元傘計劃的時候,是被直升機送往北方的一處秘密軍事基地,那個基地極為隱秘,保密程度之高,連溫中將都從未聽說過,而且那裡應該是和混元傘計劃有關的一處重要設施,如果說有人知道這個計劃,或者有相關資料保存下來的話,那裡應該是一處你們可以著手的地方。”

“還有最後一樣可以幫助你們的,我附在數據芯片的附件裡了,那是京都地區和周邊的主要軍方戰備倉庫和科學院的一些重要物資倉庫所在地,很可能大部分都已經被破壞或者被掠奪了,但是隻要還有一部分能用,就對你們是很大的幫助。希望你們能好好利用它們。”

“最後,祝你們好運!”

視頻到此為止,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許久,包括趙慧子,她也是第一次得知“混元傘”計劃。

最後莫白先說話

“你們對於這個混元傘計劃有什麼想法?”

關一首先搖搖頭

“我們應該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計劃,如果說隻有龔教授知道這個計劃,連溫中將都是教授告知後才知道的,那麼京都地區知道這個計劃的估計超不過二十人,而且那些知情者大概離都被埋在城中心的地下了。”

趙慧子神色複雜的說道

“如果教授說的都是真的,這個計劃應該是世界上幾個大國,或者是幾個核大國才知道的消息,而且從京都地區的部隊調動和各個人防設置和避難所的動作上來說是做了提前的準備的,隻是在準備完成之前,這場核戰就忽然爆發了。”

原神皺著眉頭說

“所以,我們的政府高層也沒有料到這場戰爭的爆發,而且在他們的計劃中,應該還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準備期。按照我們遭到了核攻擊的密集程度和對我方重要軍民設施的了解程度來說,這世界上能做到這一點的,恐怕隻有兩個國家。”

的確,作為世界上排名前三的強大國家之一,想要徹底破壞掉國家彈道導彈防禦體係可以說是不可能的,隻能是使用先進的導彈加上飽和攻擊哎有可能做到,這樣的話,即使一般的除了三大擁核國家之外的全部國家加起來,也不可能擁有那麼多的核彈。

最後的結果已經很是顯而易見了,究竟是哪個國家動的手,二選一,或者都是?

“末日那天,襲擊我們的核彈數量恐怕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做到,所以我更傾向於他們一起對我們動的手,但是從最後收到的各國信息得到卻是全世界都在遭受核打擊,這就不應該是幾個國家聯手想消滅我們。”

這時張宏安第一次發聲

“我對各國的核武器係統了解的不多,不過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俄國繼承自前蘇聯的應該有一套被稱為死手係統的自動核反擊係統,而美國一方應該也有類似的一套係統,我們應該也有!”

原神抬頭說道

“你是說,這次的核戰爭很可能是因為某一方的核爆引發的自動反擊?可是這套係統雖然每個國家都不同,但是核心原理卻是一樣的,就是國家的政治和軍事指揮係統崩潰之後才會啟動,而顯然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各國的領導人應該都是處於絲毫不知情的情況。這樣情況下,死手係統也是不會發射導彈的。”

莫白搖搖頭“你說的沒有錯,不過還有一種情況下死手這樣的自動反擊係統是會自動啟動的。”

“什麼情況?”

“當係統判斷國家遭受的核攻擊已經達到了足以毀滅全國的情況下,係統會自動反擊,也就是說,隻要本土遭受足夠的核攻擊,不管領導層是否存在,自動核反擊係統都會啟動反擊。”

“也就是說,隻要幾大核國家中有一家全力發動攻擊,幾分鐘後,其他幾個國家的核反擊就會自動啟動,末日戰爭就這麼來了。”

“所以到底是哪一個國家發射的第一枚核彈呢?”這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幾人麵麵相覷,這誰知道?估計隻有當時坐在國家導彈防禦中心的人才知道,但是他們早就死光了。

“難道要我們去俄國和美國問問是不是他們乾的?”希爾終於說了她今天的第一句話。

莫白耳朵一動,然後他眼前就落下一條係統

主線任務前往東歐和北美調查戰爭的起因。

看著這簡短的一行字,莫白的眼角都快抽筋了,什麼啊,自己困在京都好幾年了,現在居然讓我去歐洲和北美,這不是開玩笑呢?

無語的莫白沉默不語,隻是低頭無聲的詛咒著係統。

那邊的原神考慮了一會說道

“我們還沒有必要考慮那麼遠,目前最大的線索就是龔教授提到的和混元傘計劃相關的那個神秘基地,既然芯片裡它的坐標,我們有機會就要求去看一下,不管是為了我們,還是所有的幸存者,都需要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