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秦時風韻(46)三更(1 / 2)

秦時風韻(46)

桐桐給選了幾個麵容普通的繡娘先送到趙姬宮裡, 也順道告訴她:“好庖廚出自貴人家,隱宮沒有!您容我一些時日,我給您找可靠的。”

可!倒是不著急。

桐桐又從章台宮給調用了一個宮人, 叫白明,此人年歲小,才十一歲。他的義父伺候過嬴稷,後來被華陽太後賜死殉葬了。他年幼便失去了依仗, 後來桐桐碰見他了,偷著叫人照拂了幾次。

這孩子很聰明,有眼色。

桐桐告訴趙姬:“去宮外采買飲食,並無不可!但私下進出宮廷,所帶又儘是吃食……容易叫人鑽了空子。此子乃章台宮人, 父王識得他。您有所需, 令他進出采買吧。”

錦容的手在袖子裡抖了抖:這就相當於王後進出的所有動向,女君都知道。王後的一舉一動,女君儘在掌握。

趙姬倒是不排斥:“好!你安排就好。”

“至於伎人、優伶……隱宮亦無!秦人不好聲色,便是有歌舞,多為戰曲。女子也多以碩大為美。”不像是你這般婀娜,宮外美人也多是高壯的壯女為美,以至於不拘是娼館裡還是優伶人,在秦國受歡迎的, 大致都是一個路子。

這跟趙姬的審美是相左的。

這麼一說, 趙姬便一拍大腿:“當真是……沒想到。”

“是啊!我出宮去找, 一瞧見才想起來, 這些人都不合您的心意。您再等等……這樣的人得可靠!羋宸家便有楚國所贈美人與優伶,可惜……這些人進宮,怕妨害您。”

“極是!極是!幸而你這般周全。”趙姬拉桐桐的手, “若無你,我可怎麼辦?”

桐桐笑道:“您不怪罪我不會辦事便好!”說著,又解釋,“因孝期,父親不敢招您!而韓夫人若是常伴於父王身側,怕也不妥。太祝勸諫父王,以修身養性為宜……”

趙姬愣了一下,便罵道:“太祝那老匹夫……這也勸諫,那也勸諫!大王身康體健,修什麼身養什麼性……”

“太後薨逝,怎能不守孝?越非親子,越是要迷人眼!接連大喪……您多體諒!”

趙姬氣道:“倒是你阿母,她喜清淨,如今卻不得清淨。半生侍奉於人,總算苦儘甘來,才過了幾日清閒日子,又去侍奉人……”說著,她便坦誠的說,“蠶子,你已知曉男女事!你阿母留於大王身邊,此事你勿要驚慌,我不會多猜忌。”

桐桐:“……”

趙姬看著外麵搖曳的樹枝:“大王不曾愛慕於你阿母,你阿母此一生卻隻大王一個男人。你阿母不敢逾矩,對大王不敢有男女之思……然人非草木,情之一字,如何能自控?此,對你阿母是煎熬,對大王……不過是身邊多一仆婦而已。”

桐桐:“…………”可這個‘仆婦’是嬴子楚在危難之時唯一想起的人。

趙姬又道:“韓氏……”她默默的低下頭,露出幾分苦澀來,“我出身卑微,與大王也無甚話說。韓氏比我強許多!華陽太後之言,未必都錯了。大王看顧我,那是因著正兒。大王留韓氏於身側,是因著真有男女之私的!而今不能留,隻是因著情勢所迫而已。”

她說著,眼淚便下來了:“大王最愛重者,非韓氏莫屬!其次才是我,最後……才能排上你阿母。此種境況,我隻有替你阿母難過,哪有一絲嫉妒?”

桐桐:“………………”我竟然無言以對!這一天天在宮裡琢磨這些東西,怎生是好呢?

她打岔:“兒請文淵侯做些小玩意給您,您在宮裡玩,可好?”

甚麼?

“過兩天給您送來,您就知道了。”回頭就送一桌麻將來,打麻將吧!一天打四個時辰,晚上泡澡按摩,保證啥都不會想,夢裡都是碰了胡了。

這一出門就是一日,從王後這裡出來,便先去章台宮。

嬴政也在,嬴子楚正笑著跟嬴政說戰報:“……丞相不日將班師回朝,東周國降……滅國之戰——勝!”

說著,又咳嗽起來。

劉女在身後輕輕的拍打著後背,並不插話。

桐桐進來的時候,嬴子楚的咳嗽還未曾止住。

她疾步進來,“大喜大悲,都乃禁忌!丞相素來多謀,若不是有必勝把握,他必不肯出征。本就是預料之中的結局,您這是作甚!”

說著話,就摁住穴位,有頻率的摁壓著。

劉女刻意留意,記好,然後招手叫人,輕聲告訴伺候的人:“端一盞溫水來。”

水來,她先喝一口,這才送到嬴子楚手邊。

嬴子楚接過去便喝了,咳嗽也止住了。他笑著點桐桐:“你要是想刻薄,話必是極刻薄的!”

哪裡是誇呂不韋,分明就是譏諷他會審時度勢。

嬴政跟著笑,但嬴子楚笑歸笑,還是跟嬴政說:“人皆有長短處,取之長,容之短即可。”

“諾!”

“此次滅東周之戰,丞相安排的甚是巧妙。東周以為韓、魏會出兵援助,可為聯縱之勢!卻不想,丞相派人暗中給韓、魏兩國出計策,這兩國出兵援助為假,攻打其小城為真。東周將兵力調去對付韓、魏兩國,主城空虛。此時,蒙驁上將軍發奇兵,攻占主城。丞相則帶五萬人馬,等到東周與韓、魏兩敗俱傷,而後漁翁得利。一舉蕩平東周,滅其國,迫使其投降。此策不可謂不高明!”

嬴政細細聽著,“父王放心,等丞相歸來,兒必親往其府邸求教。”

嬴子楚大喜:莫要因那流言蜚語便對呂不韋心存芥蒂,此人若可用,對大秦有利,其他的便都是小事!王者,焉能無此胸懷。

劉女默默的叫人端了飯食上來,父子三人,一人一案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