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秦時風韻(63)二更(1 / 2)

秦時風韻(63)

黃琮就站在側殿外, 裡麵的任何動靜他都看的見,自以為小聲說話的……其實,周遭安靜的時候, 隱隱約約,還是聽的見的。

遠遠的看見太王太後,他忙喊道:“太王太後到——劉夫人到——”

說著,便看了一眼身後的宮人,這宮人知機, 轉身跑了。

劉女扶著夏太後往側殿裡, 側殿裡, 趙氏與呂不韋都到了。

彼此見禮之後,夏太後在趙氏身上多看了幾眼, 微微有些不悅,但等一轉身坐好了, 卻又收起了所有的表情。

反倒是趙姬先道:“在趙國,以素為尊。妾思念先王,服素以致哀思。”說著,便露出幾分苦澀來:“妾出身卑微, 自幼便會察言觀色。您之不悅, 妾心惶恐。”

夏太後:“………………”我給你臉色了?

劉氏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夏太後沒了兒子, 她的兒子是先王了!你的兒子是大王, 但不可因此便欺她老人家。

於是,她忙跪下, 俯身:“太後追思先王太甚, 此心與太王太後一般無二。昨晚,太王太後還念叨,說先王薨逝, 最難的不是她老人家,而是太後與大王……太王太後心疼太後與大王……”

“是啊!這宮中隻餘咱們孤兒寡母,彼此相守,日子才好過。”夏太後朝趙氏笑了笑,“坐吧!知你心中之想,赦你之罪。”

而後說劉氏:“起來吧!上茶。”

劉氏這才順勢起身,轉身備茶去了。

趙姬看向劉氏的背影,默默的收回視線,而後坐回去了。

劉氏捧了茶來,俸給三人。

趙姬將茶盞推開:“飲不慣。”

劉女:“…………”她默默的轉身,捧著茶給呂不韋。

呂不韋雙手接過,滿是惶恐:“不敢!不敢。”

劉女一臉的赧然:“太王太後問,丞相這般著急進宮,是有何事稟奏?”

趙姬方才想起:“是呢!丞相這般著急……甚事?”

呂不韋趕緊放下茶盞,躬身問夏太後:“太王太後,大軍出征,大王親送將士……此事……”

趙姬看呂不韋:“丞相何意?大軍出征,為何我不知曉?”

呂不韋比趙姬更驚詫:“太後不知?”

趙姬看著呂不韋冷笑:“太後未曾用印,丞相便調動大軍?”

呂不韋忙跪下:“呂某焉能有此能?太後不知……難不成蒙驁等三位上將軍私下行事?”

趙姬才要說話,黃琮奏報:“長公主到——”

呂不韋微微變色,長公主竟在宮中?她未曾跟四子出城?

桐桐笑著進來,“祖母,太後——”她一一見禮,而後看呂不韋:“丞相是為糧草之事來的?”

啊?

呂不韋尷尬的點了頭,趙姬先出聲問:“蒙驁三人為何私下行事?”

“未曾!”桐桐一臉迷茫:“蒙驁、王齕、麃公,儘皆先王托孤重臣,怎會私下行事,擅自調兵?”

“可我未曾用印?”

“您為何要用印?”桐桐問她:“父王臨終遺命,蒙驁、王齕、麃公三人為上將軍,共掌軍中事務!事有不決,請夏太後決斷。他們決定出兵,稟報了太王太後,太王太後用印,即可用兵,與太後何乾?”

趙姬:“…………”當時似乎是有此言,但此言是此意?

桐桐看呂不韋:“丞相不記得了?此事駟車庶長見證,他可作證!”

呂不韋:“……”原來如此!竟是奪了軍權。

當日遺命,除了自己和太後,其餘人等儘皆認可此話,那便不是也是了。

他抬頭跟長公主對視,長公主對他微笑:“後勤事乃是丞相分內事,此事你可擔得起?”

呂不韋:“……”這話是在問:此事你斟酌!你若配合,你還是丞相,你完成了分內之事;你若不配合,那便是不儘責,不能擔起丞相之重擔。

若是如此,換丞相似乎也無不可。軍事乃國之大事,此事若出紕漏,朝廷上下,儘皆換相之聲。

可以說,自己此次不僅的配合,還需得十二分用心的去完成。

此做事手法,便是脾氣再好之人,也被這位長公主的手段氣的胸口發堵:此人做事,不給人留餘地。

你選也得選,不選也得選。除了順著她的心意,彆無選擇。

桐桐看向呂不韋:“此事……丞相還有何不解之處?”

“無!再無不解。”呂不韋作彆:“臣立馬去籌備糧草,不敢延誤。”

桐桐回頭看夏太後:“祖母,丞相要出宮,急著辦差,您還有何囑咐?”

“妥善辦差。”

“諾!謹遵太王太後旨意。”呂不韋說著,就一步一步的退出去了,一出大殿,轉過身去,他抬手捂住胸口,深覺後怕。

人走了,桐桐看夏太後:“祖母,您回去歇著吧,無事了。”

以為會如何呢?這呂不韋也不過如此,竟是被彈壓下去了。

夏太後打著哈欠:“需得午歇。”

“是!您回去隻管安歇。”

劉女扶著夏太後:“徐行回寢宮,多走走,與身體大有裨益。”

“走!不急便徐行嘛。”

桐桐笑著送她們出了大殿,看著走遠了,她才回身,看向趙姬:“太後不回寢宮?要在園中走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