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秦時風韻(73)三更(1 / 2)

秦時風韻(73)

桐桐看著被押著堵了嘴的人, 抬手將其手中的帕子扯開了。

蒙毅拍了拍蒙恬,兩人退出去了。此處乃是東宮水榭,說話是極方便的。兩人知其事, 但更具體的, 卻不敢再聽了。

桐桐冷的搓著手,看著跪在身前的人:“嫪毐?”

嫪毐抬起頭來, 不確定的問道:“長公主?”

桐桐打量嫪毐……嗯?此子以桐桐的眼光來看, 都乃一極品美男。根據記載,說此人那什麼甚大……這個不得而知。但若真是如此,隻能說明趙姬乃一癡迷於男女之事的Y蕩之人。可若是一個年輕的貌美的極品美男,女子為其動心,好似也不是甚麼稀奇之事。

兩人之間究竟如何, 便是八卦如她,一瞬間也失去了探聽的欲望。

她喊了蒙毅:“該如何懲戒,行刑吧。”

蒙毅用匕首,削鬢發以為刑,因著粗魯,有細小傷口, 隱隱有血滲出。

桐桐一擺手,蒙毅便用麻袋一套, 將人塞裡麵。而後扛著便往出走, 塞上馬車, 扔於城外,便駕車揚長而去。

蒙恬問長公主:“這便罷了?”

“不這般, 還能怎般?”四爺看向呂不韋,滿眼疲憊:“此事,大王心知非叔父本意……若是宣揚出去, 世人如何看叔父?以色進上,謀求晉身?”

先是送趙姬於嬴子楚,再送嫪毐於趙姬,若是如此,你呂丞相有何麵目立於世!你修書,為的是名垂青史,而今,你要用此法在史書上留下此等名聲麼?

呂不韋在外室裡踱步,三步一停,臉憋的青紫:“此等庶子!毀我家業!毀我宗族!孽子!逆子!”

說著,他站住腳:“大王有何詔令,必尊其而行……”

四爺回頭看他:“大王對此,無詔令。不過,叔父,兩宮太後印璽儘皆在大王手中,其親政與不親政,隻差過明路了。叔父,此時,您當如何?”

“親政?”呂不韋朝後退了兩步:“來年十四歲年紀,如何親政?”

“親政與不親政,隻在於明與暗。您若不支持,必有他人支持。對於叔父而言,您得自問,若不親政,您得到的會多?若親政,您得到的會少?若所得無所差,您反對豈不是與君王背向而行。從長遠考量,此為智亦或是不智。”

呂不韋又開始踱步:“可禮法在先!”

“禮為周禮,而今周天子何在?周天子被秦所逼迫,獻九鼎以自保。叔父何以強迫秦國君王遵循周禮?以先朝之繩索捆綁後來之君,豈非笑談?”

呂不韋不能辯,而後試探著問:“助其親政?”

四爺便笑了:“助其親政,您之功不在擁立之功之下。想當年,魏冉楚係擁立昭襄王,而後魏冉若何?楚係若何?權傾一時呐!甘茂其能如何?其才如何?在魏冉之下否?可結果呢?寄居他國,鬱鬱而終。以叔父之明,當做何選,心中必然明了。”

呂不韋點頭:“我知!我心中已然有了盤算。四子是在府中安歇,還是?”

“進宮複命!”

“好!”呂不韋喊人:“送四子!”

來者是鄭仁,隻餘一目,侍奉在呂不韋身側。

四爺看見鄭仁,突然站住腳:“叔父,樊於期……之過,不小!若想保命,送往軍前為卒,以恕其罪吧。”

呂不韋‘嗯’了一聲,三子之錯,樊於期乃誘因。

四爺走了,呂不韋等鄭仁送人回來,吩咐他:“請三子。”

“諾!”

鄭仁一轉身,呂不韋眼中淚瞬間滑落,他起身,去了內室,取了瓷瓶出來,輕輕的倒入碗中,而後給碗中倒入蜜水。

呂三子被叫來的時候,呂不韋麵帶微笑,將碗中蜜水遞過去:“飲!”

三子接過去,毫不猶豫的喝了。他放下碗,才要詢問父親請他所為何事,卻見父親之前的和顏悅色全然不見,此刻正麵無表情的坐著,看著他:“為何?”

“……”呂三子不解:“父親何意?”

呂不韋看著兒子目不轉睛:“太後、嫪毐……為何?”

呂三子瑟縮了起來,而後又大著膽子:“父親進趙姬於嬴子楚,得而今相位!太後年輕,未必不如宣太後。父親怎知兒不是下一個您?”

呂不韋一瞬間的不可置信:“效仿為父?”

“正是!”

呂不韋起身,而後慢慢轉過身去,一瞬間痛苦非常:“報應!報應!”算計於人,必為他人所算計。所行不端,有子效仿,若因此而送命,子之過?父之過?

此乃報應!報應啊!

他擺擺手:“去吧!出去吧。”

呂三子沒想到父親並未過分苛責,一臉僥幸的轉身走了。

可才一出去,就聽到父親在內室嚎啕大哭:“兒啊……我的兒啊……疼煞為父……疼煞為父呀……”

呂三子狐疑的回頭看了一眼,滿臉的懵懂。直到這天夜裡,他開始腹瀉,怎麼也止不住,他終是有些反應過來了。

夜半,他被人抬上馬車,往老家送去。

不幸,呂三子年末歸鄉途中,偶發疾病亡故!當然,此為後話。

不過未及冠一小子,未成親,未有子,這般人之喪,不用興師動眾。他之死,未曾有人在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