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秦時風韻(88)一更(1 / 2)

秦時風韻(88)

韓, 確乃小國耳。

三家分晉,韓、魏、趙,此三家將晉國瓜分了。

甘羅放下棋子, 看向對麵的王翦:“韓國,自申不害變法之後,自上而下, 再無大爭之心。他們夾於大國之中,卻總以為能左右逢源。昔年,朝秦暮楚,在秦楚之間求存。其結果呢?為兩國所棄!諸國征戰, 韓國所處乃戰略緩衝之地, 說是四戰之地亦不為過。此種境況, 非雄才無以改此局麵。”

王翦問說:“以你之見, 韓非若何?他可有救韓之能?”

甘羅又放下一棋子:“不能!此戰略要地, 秦非要不可。他之才, 世所鮮有!然,救一國非一人之功。秦有今日,乃是數代積累,無數人用命鑄就的。此等積澱, 怎麼會輸給韓非。韓非才高, 不過一人一命耳。秦將士百萬, 能殺韓非者數不勝數。韓不能救,他必殞命。正如此刻,我若想取他之性命,將軍覺得韓王不會取了韓非的腦袋送於我麼?”

王翦:“……”

甘羅輕笑,滿是傲然:“我之才,不如韓非!可我若背靠秦國, 韓非又豈能如我?”

王翦起身,點了點甘羅:“韓非,君子者;甘羅,小人也。”

甘羅半絲不惱,隻朝內室喊:“長公主,王將軍說,如我者,儘皆小人。”

桐桐在裡麵聽的見:“王將軍分明隻說你是小人,為何你轉述之後,卻變了說辭。”

“說辭雖變,然意思未變。甘羅與長公主頗為默契,或甘羅言語有失,非是長公主如我,而是我如長公主。”

桐桐抬手抓了個梨從內室扔出來:“豎子!你且等著。”

甘羅蹭的一下腦袋一偏,躲過去了。梨子被穩穩的抓在王翦手中,王翦咬了一口,白了甘羅一眼:此小兒,甚是張狂。

桐桐在裡麵對著輿圖,她對著輿圖跟腦子裡地圖對比,韓國的領土在最初,大致包含了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東南部一點點,大致是韓城那一片。以這地域大小,大致有個九萬平方公裡。

可長平之戰之前,其國土麵積便損失了三分之二!

這個損失的麵積就是長平之戰的起因。

為啥秦趙兩國成了生死仇敵呢?就是因為秦國打勝了韓國,韓國該把那地方給秦國,但是韓將帶著百姓投降了趙國,想利用趙國轄製秦國。

那個地域有多大呢?幾乎是山西南部的全部地方,大約有六萬平方公裡。

自此之後,韓國國土麵積隻剩下三萬平方公裡左右了。

韓幾乎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領土,這本該是秦國打下來的,結果趙國撿漏,真敢接。於是,秦趙兩國為韓國三分之二國土的歸屬開戰,打的趙國幾乎家家有戰死。

秦國失去的地盤又從趙國給搶回來了。趙國這邊接了韓國原有的地盤,那邊卻失了自己的國土。

一來一去,死了多少人呐!那一戰,幾乎成了趙國的噩夢。

甘羅蹦躂到內室門口,見長公主還在看輿圖,就笑道:“韓國,自立國以來,征戰倒是不少,但最大的政績就是,吞並了鄭國,遷都鄭城,並給鄭城更名為新鄭。”

說著,就指了指腳下:“此地便是韓國的戰利品。”

桐桐再扔了個梨子過去,甘羅接手裡了,蹭進去,蹲在邊上:“韓與秦戰,韓從未勝過。自申不害死後,秦惠王行冠禮那一年,秦伐韓,拔宜陽……

又七年,五國聯縱伐秦,其中便有韓國,然五國皆敗;

又六年,秦與韓戰,大勝,斬首八萬;

次年,韓侵秦,又敗;

再兩年,又大敗,韓太子入秦為質;

而後又七年,我祖父領兵,與韓戰,斬首六萬……”

甘羅一一列舉:“長公主,韓畏秦如虎,不足為慮!”

桐桐看他:“獅子搏兔,亦需全力!況且,如何做傷亡最小,你可算過?如何做,能使得韓人不起恨意,你可思量過?打下來終歸是要治理的,若能治理好,使得其餘五國百姓看見曙光,此方為上。若隻因其弱小,便以俾睨之態待之,那此地必是反抗不斷。”

甘羅這才不言語了,隻盤腿坐了下來。

桐桐看著地圖歎氣:“自今兒始,需得看韓人如秦人一般,為其考量,一般無二對待。”

正說著呢,聽見王翦出去,稍時之後又再度進來,“長公主,有密報隨供給送了進來。”

何事?

“韓安還未曾從韓宮中出來。”

甘羅問說:“王將軍擔憂韓安被殺?”

此事,稍一思量便知韓安鬨鬼。

甘羅搖頭:“不會!”

“此子當殺!”韓王撫著額頭,看向跪地不起的韓安:“殺尤不能解恨。”

張平忙道:“臣就怕,公子安一死,秦真大舉興兵當如何?”他看向輿圖,“大王,韓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其中……”

他的手指沿著國境線移動:“隻日常戍邊,需得多少士卒?”

桐桐也看著輿圖,手指畫了一個扁扁的圈,他們所有的人手手拉手,也把邊境圍不起來。而且,多數為平原之地,無隘口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