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秦時風韻(94)一更(1 / 2)

秦時風韻(94)

“趙王昏, 郭相佞,糧草荒,資敵方, 軍中將, 餓肚腸——”

“趙王昏, 郭相佞, 糧草荒, 資敵方,軍中將, 餓肚腸——”

“趙王昏, 郭相佞,糧草荒,資敵方,軍中將, 餓肚腸——”

……

魏軍連同繁陽子民朝著趙軍大聲喊著這通俗易懂的童謠。

那聲音遠遠傳來, 初開始未曾聽懂, 等聽懂了, 軍中有將就覺得似乎不對:昨日該到的糧草,遲遲未到。

軍中糧草運輸, 得防著突發狀況。譬如, 偶遇大雨,路難行, 當如何?

因而, 一般預留七到十日。

若是入敵境作戰,所留糧草更需充足,謹防糧草運輸途中被敵繳獲或焚燒。

然此次不同,此次趙軍未出國境, 糧草運輸儘皆趙國境內。春季乾旱,偶有小雨,不妨礙行路,亦不可能出彆的變故。

但未曾按時運到,自今日開始,飯食就有了差彆。怕糧草中途出現意外,按照慣例,軍中夥食下調一個標準。

若是將領不下調,那就是不想叫將士知道,恐亂軍心。或者是想速戰速決,能三五天之內打勝仗奪糧草。

而今,因著駐紮在趙國境內,便是晚到,軍心不會慌。因此,今兒早膳標準下調,亦是無人覺得如何。

可恰巧,糧草未至時,敵軍喊著:糧草荒,資敵方!

何意?運到軍前的糧草到不了了,到敵人手裡去了。

原因是:趙王昏,郭相佞!

結果是:軍中將,餓肚腸!

廉頗眼不花耳不聾,他聽的見對方喊的是什麼,因此,隻下令:“此乃魏軍奸計,以亂軍心。諸將勿慌,橋塌路阻,征徭夫挑糧過河,糧草不日即到!”

編造謊言,先安撫了軍心,廉頗這才派人去查看,究竟出了何事。

運糧草需得兩日才能到的路,斥候單人單馬一日便歸。

廉頗這才知道,贏蠶喬裝赴邯鄲,於郭丞相‘借’糧,糧已被運達韓國境內。

試想,何種境況下,贏蠶需得喬裝;既然是喬裝,郭開又為何要借?

更有:抵押物極其重要,這是何等抵押物。

以郭開之貪婪,便是不知詳情也該才猜測到:郭開私賣軍糧!

此乃死罪!

廉頗寫折子,八百裡加急送邯鄲,兩件事:其一,軍中無以為繼,請速調糧草以應急,否則,軍心必亂;其二,治罪郭開,此罪當誅全族。

郭開此時正跪在趙偃麵前,抱著趙偃的腿,痛哭流涕:“……臣蠢!臣受騙了!贏蠶偽裝而來,臣未曾識破!她說秦國需得糧種以救韓,急需,不計代價!又打著呂不韋的幌子。指呂不韋發國難之財,此次可獲利至少七成,多則九成!臣算下來,所得竟是能為您將行宮再擴三成。”

趙偃將他踢開,他再次抱過去:“大王,臣一心隻為了幫大王。誰成想,贏蠶奸詐,欺哄臣下。幸而,大軍在趙境之內,糧草亦隻是借出,秋後便還。臣並無私心呐!”

說著,就看著抱著孩子的倡後:“王後,您給臣求求情呐!臣與王後亦是患難之交……您是知臣品行的!臣一心為大王,為王後,為小公子呐……”

倡後看著懷裡的兒子:自己兒子欲立為太子,非丞相支持不可!可滿朝,除郭相與趙高,何人讚同?

若棄了郭開,立太子一事誰來出力?

她將兒子遞給宮婢,這才過去,輕聲道:“贏蠶之奸詐,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去年隻去一趟韓國,竟是誆騙韓王稱臣獻璽。此人若想算計人,何人可抵擋?世人皆君子,唯此女小人行徑。此亦非郭相之罪!”

趙偃冷哼:“若非他起貪念,何至於此?!”

“起貪念為真!可若不是朝臣逼迫於您,處處勸諫於您,使得您再無開心顏,郭相又何必冒險行此事?不過是真心為您罷了。”

倡後說著,就靠過來,輕輕揉著趙偃的手臂,見趙高進來了,忙給趙高使眼色。

趙高看了郭開一眼,便接過話頭:“大王,此事臣已有耳聞。而今,事已至此,便是誅殺了郭相,亦是於事無補。臣以為,此等事若由著秦國宣揚,豈不是有損趙國與大王您的名聲?難道仁義之事隻秦國做了?

以臣之見,既然已然如此,那便遣使臣送還抵押物。告知天下人,大王您早就堪破秦長公主之偽裝,隻是不好拆穿而已。此借糧之舉,亦是大王有意為之。實在是農事為大,韓國子民之困,大王不忍置之不理。因而才有如此一遭!”

郭開忙點頭:“大王,臣一死事小,趙國與您之聲名,事大!臣並非畏死,乃是不可即刻死。若臣死,毀趙國與大王聲譽。臣唯有留此賤命,為大王效力。假使有一日,大王以為臣非死不可,臣甘願為大王而死。”

趙偃又踹了郭開一腳:“速起身,遣使往秦,那抵押物於寡人一觀!”

郭開忙爬起來,自懷中取了玉玨:“您看。”

趙偃接入手中翻來複去的看,而後抬手欲擲於柱,郭開忙攔了:“不可!不可!”他手忙腳亂:“那贏蠶比倀鬼難纏,若為此小事惹惱了她,以她小人之心性,當真不知會如何報複……”

“寡人何曾畏懼於她?”

“您自是不曾畏懼她!隻是,君子何故與小人爭?”

趙偃這才將玉玨給他:“糧草之事……”

“臣辦!臣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