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秦時風韻(114)三更(1 / 2)

秦時風韻(114)

信陵君魏無忌要被送回魏國, 嬴政親自送出城,而後四爺才接手了,將魏無忌送出城外三十裡。

人各有誌,強求不來!

魏無忌不願意留秦, 回魏哪怕被治罪, 亦或是受奚落而死,都不願意留下。

那就各安其命!

兩人於路亭安坐, 四爺歎氣:“年幼時便聽聞, 當世有四君子。趙有平原君, 楚有春申君, 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人皆稱, 此四君子儘皆明智忠信、寬厚愛人、尊賢重士之人。”

桐桐坐於側位,給兩人斟酒。

四爺說的這些評價,乃是賈誼在《過秦論》中的話。讀文, 當真乃一雄文;可讀史之後再看此文, 很難評。

“春申君移花接木,孟嘗君聚眾邀名。”四爺端起酒觴:“平原君趙勝……在君麵前言此人, 是否有冒犯之嫌?”

趙勝是魏無忌的姐夫, 因此才有此一問。

魏無忌搖頭:“今日一彆, 怕是再無相見之日。你我一見如故, 忘年之交,百無禁忌,但說無妨。”說著,舉杯與對方碰了一下。

四爺飲了酒,這才繼續道:“若說平原君斬笑躄者美人頭乃是小事,在扛燕一事上不用趙將廉頗、趙奢, 然而割地從齊國借來了注定得還回去的田單亦不是大事,那長平之戰因何而起,趙勝無過錯嗎?”

桐桐看了四爺一眼,他提了三件事。

第一件:平原君斬笑躄者美人頭。躄者,瘸腿,跛足之意。

說是平原君家有高高的樓,他家的小妾站在樓上往下看。正巧,門客中有一瘸子從樓下過,小妾便笑了起來。

於是,瘸子門客便請求平原君,說她笑我,你把她殺了吧。平原君當時答應了,但是過後卻覺得這個條件過分了。因著不曾殺他的小妾,他的門客中有一半人卻因為這個原因離開了他。

這些門客都說,平原君原來也不過是一個重女色,輕士人之人。

平原君知道此事之後,便殺了這個小妾,親自跟瘸子致歉。

之後,他的門客便又重新回來了。

這件事流傳甚廣,但是否是真殺,不得而知。就像是孟嘗君端著碗讓人看,他吃的跟門客一樣,是相同的道理。有些事那就是做給外人看的!

第一件:就是關於‘曠日持久’這個成語的典故,也就是趙國為了請齊國的將領田單幫他們打燕國,而割讓城池的事。

彼時,燕國的高陽君率兵攻打趙國,平原君便想出一個辦法:“齊國的名將田單,此人能征善戰,若是能請來為我們領兵打仗,我們割讓三個城池給齊國做酬勞也是可以的。”

田單是何人?就是那個收複齊國失地,將齊襄王田法章從莒城接回都城淄博的那個田單。

平原君想請此人為趙國領一次兵,為此願意付出三個城池的代價。

但當時趙國的大將趙奢不同意,他給了三個理由:其一,請此人未必一定能勝,若是不勝,平白給齊國三個城池,這就已然等於輸了;

其一,田單的確有本事,但他乃齊國將領,他會真心為趙國出力去打燕國嗎?趙國強大了,對齊國有益處嗎?得罪燕國,對齊國有好處嗎?

無好處之事,田單為何要做?平白給齊國三個城池,齊國自會答應。但是否出全力,是否儘心,誰知?

其三,田單若隻是不儘力,尚算好!就怕他故意將趙軍放在戰場上,拖延戰事,如此‘曠日持久’,耗幾年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趙勝未曾聽從趙奢之言,他為丞相,趙王聽從了他建議,果然用三個大城池請來了田單。

而結果是趙奢提醒過的,最壞的情況:田單果然設法將趙軍陷在了戰場的泥潭裡數年之久,而趙國隻從燕國打下了一個小城。

以三個大城,數年的財力、物力、兵力、人命,就換來這麼一個結果。

第三件:長平之戰的起因是趙國接納了秦國從韓國贏來的戰利品——上黨郡。

四爺繼續道:“邯鄲被圍,平原君用毛遂、李同等人出使求援,解了邯鄲之危,此確乃平原君之功績。然則,若無長平之敗,何來邯鄲被圍?此功績可否贖其誤國之罪?秦國之戰利品,平原君力主接納,利令智昏,使得長平一戰死趙國青壯四十餘萬,此是否為平原君誤國所致?”

桐桐:“……”被四爺這麼一說,突然就感覺趙勝死不足惜,萬死難贖其罪。

就聽四爺又道:“當然,趙勝一生,儘皆為趙國謀劃。雖是能力不濟,但肯為國而涉險奔命。此人,唯忠心可取!用趙勝為相,乃趙王無識人之能。趙有今日,非一人之罪。”

魏無忌:“……”他突然坐立難安,當年赫赫四君子,其他三人已死。

眼前此人罵死了孟嘗君,後來細想,春申君與楚王後那等後宮密事,隻怕與此一人脫不了乾係,因為秦國王後與呂不韋舊事,兩件事事發前後腳而已。其結果是,春申君死了,出身不白的楚太子死了,而秦國的呂不韋活著,嬴政為秦王。

因而,春申君之死,為其所算計,並非臆測。

四君子之中,因他而死者已有一,趙勝已身故,名聲尚可。可這人倒好,怎又編排起死人的是非。

今兒這番話若是傳出去,趙勝便是化為白骨,隻怕墳塋也不得安生,不知有多少人受此言蠱惑,恨不能掘墳挖墓,將其刨出來曝屍!

若是如此,四君子有其三皆被毀名聲,死不瞑目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