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秦時風韻(135)三更(1 / 2)

秦時風韻(135)

魏王是真欲拚命!集結魏境之兵力, 又招募魏國上下男丁,大梁城中有將士四十萬!黎庶子民儘皆不算在內。

而秦國有多少兵呢?

滅國之兵,嬴政有五十萬。而這五十萬, 迄今還有十萬在趙國。

便是趙國平定之後再攻打魏國,這也是疲憊之師,需得休整。於是, 可調撥兵馬為二十萬!

攻城難呐,一般情況下, 需得攻城人馬為守城人馬兩倍, 這還得看這個城池能不能打下來。可而今呢?攻城之人二十萬, 守城之人隻兵卒就四十萬。

曆史上, 是王翦之子王賁率軍二十萬打下魏國,用的就是水攻。而魏國也確實是把魏國境內的男丁幾乎都集結起來了, 全在大梁城內戍守。

如此懸殊, 對方固守城池,怎麼打?

戰損過大,王賁便引黃河水,泡了大梁個月, 將大梁城防給泡塌了,水漫入大梁城, 使得城中傷亡無數。

試想想,這得是多慘烈一戰。

這麼些人在城裡, 無供給,守孤島一般。

吃甚?戰死之後, 人埋在哪裡?是否有疫病蔓延。

人若病了,婦人要生孩子了,這些上哪裡就醫?

史書上一句圍困數月, 可在而今,那是數十萬人一日一日苦熬。

桐桐就說:“李斯責備我婦人之仁,可大王,若牧生民真當牧牛牧馬,豈能長久?”

嬴政未言語,阿姊在說儒家的‘仁恕之道’。

文淵君一力推墨家,墨家之功,顯而易見。

秦國以法治國,李斯為法家門徒,力主法家思想。

阿姊說‘仁恕’,此乃儒家之精髓。

而呂不韋所倡導者為雜家,雜家‘兼儒墨,合名法’。

朝堂之上,已隱隱有治國之策的爭端。

李斯對阿姊的反對,反對的是儒家!阿姊未受教於儒家,可其本身所行所為,儘皆儒家。

嬴政未曾反駁:“阿姊,此事不急!”若此時這般提出來,李斯必反對。

李斯不是一個人,李斯代表的是朝堂中法家之人。

桐桐點頭,是不急!

不急她就先出宮了,彆耽擱人家的事吧。

嬴政想起來了:“趙國那個趙高……我見了。”

桐桐看他:“如何?”

“此人精明,擅察言觀色,然……此人於朝為官,絕非良官。呂不韋、李斯等人皆有主張,此主張無論是否在理,是否和時宜,儘皆為安天下。而李斯此人,無為天下之下。”

嬴政不喜此人,“偏此人功勞甚大,如何安置?”

桐桐看他,你想怎安排?

嬴政促狹一笑:“教給文淵君,為輔助。”

“嗯?”

嬴政‘嗯’了一聲:“此人初來秦,做事必是要儘善儘美!戰事用不到他,國事他無法為謀,於朝中他急於出頭難免生事,那便不如教給文淵君。

水利事,不怕他生事,此渠乃為造福後世子孫計,需得一勞而永逸。因而,再嚴苛,亦可!凡涉及後世子孫事,儘皆為大事要事!當以嚴辦!”

桐桐:“……”所以,兩千年後,都江堰依舊在,鄭國渠也還在用,萬裡長城橫亙於疆域之上,秦馳道依舊未被草木覆蓋,以路之名連接著疆域。

她不由的看著嬴政笑:“此言定轉告文淵君!凡事涉子孫後代,必為大事要事,需得嚴辦。”

趙國餘戰,持續半年餘。

直到次年夏末,趙國為迎回趙宗室的抵抗,才徹底被平定,自此,趙國亡,趙郡生。

嬴政受降,郭開抱著趙遷手捧趙國玉璽,自此世間再無趙。

郭開自詡為功臣,受降之後,便不願意被囚禁。

趙國宗室得被分開關押,譬如趙遷與趙嘉,絕跡不會關押於一處。而囚禁之處桐桐安排,其他宗室需得耕作,此二人身份特殊,年紀又小。他們若不跟其他宗室一處,尚有安穩日子可過。

將其二人帶離,郭開急忙道:“長公主,臣……臣……”

桐桐擺手:“放他出來。”

郭開歡天喜地,果然被釋放了。他又求道:“臣欲回邯鄲一趟,不知……”

桐桐:“……”曆史上的郭開是怎麼死的?趙國國破,他歸秦。在秦本可過日子,誰知他不舍財,回邯鄲拉他積攢的財貨去了。

再次歸鹹陽的路上,被趙國‘劫匪’所殺!

所謂的劫匪,儘皆趙國義士,不肯服輸的趙國人。這些人於半路上劫殺了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