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人生向暖(105)三更(1 / 2)

人生向暖(105)

趕在年三十的午飯時間到家, 家裡滿滿登登的擺了一桌子的飯,就等著他們呢。

之前林雨耕結婚,四爺來過, 認識是都認識的。但這正式上門,待遇當然不一樣。關鍵是家裡什麼情況, 他自己什麼情況,哪怕是已經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但還是要親自問問的。

坐在炕上, 腿蓋在小褥子下麵暖著, 奶奶坐在邊上一個勁而搓著桐桐的手, “這都到了要嫁人的年紀了?”

桐桐就笑,“不著急嫁也行。”

那得嫁!

電視開著呢,午間新聞上又是酒廠。這不是過年嗎?酒廠那邊喜氣盈盈的,都準備過年了,記者采訪職工購買年貨的情況, 這是符合過年氣氛的。

一聽是關於她的新聞,就都停下來了, 廚房裡的人也都進來了, 站在門邊等著看呢。

電視畫麵上是個普通的女工,家裡割了十幾斤豬肉,買了雞鴨魚,凍梨凍柿子啥的盆裡也都泡著呢。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餡兒都剁好了,隻等著包就完了。

“今年這年過的好……這幾年都沒過過這麼豐盛的年了,啥都有。”說著, 還專門叫看買的衣裳,“老人、孩子都給買了新棉衣!尤其是孩子,棉衣早短了, 去年都該換的……換不起!今年我們這效益好,又有股份,分紅也發下來……都買新的。”

“大姐是做什麼工作的?”

“我就是質檢員。我愛人在印刷廠,效益也很好……工資、加班費、獎金、分紅……發了很多,就覺得日子一下子就有盼頭了。”

“家裡住的還是炕?炕燒的暖和?”

“暖和!我們林總年終開會說了,今年就給蓋集資房,不用我們出錢,從我們的紅利裡麵分批的扣。”

“那來年怕是能搬進新房了?”

“裝修完也不一定能住,就是盼著明年能收到新房子,後年能住進新房子。”

“那祝您日子越來越紅火!”

“紅火!紅火!肯定紅火。”

記著舉著話筒對著鏡頭,“……我們所在的小區是原本瀕臨破產企業的家屬院,它在改製之後煥發了新的生機……”

這一段新聞完了,就都扭過臉看桐桐。

楊園瞪大了眼睛:“還給蓋房子,分房子?”

“人家本來就有,隻是置換新的。”

那這也了不得呀!

燕燕知道桐桐私下不愛說她的公事,就打岔:“嬸兒,咱那單位也沒說有些房子該給推倒重蓋了。您現在是沒往筒子樓那邊去,我的天呀,住那裡真不如住咱農村住著舒服。”

然後話題被轉移了,說起了城裡大麵積下崗的事。

新聞上天天報,但說實話,對農民來說,這種感覺不明顯。他們是日子一直這樣,無波無瀾的,靠天吃飯唄。

說著話,開酒的開酒,取筷子的取筷子,這就能吃飯了。

還沒動筷子呢,家裡又來客人了。是個個子中等的小夥子,在院門口喊:“是林雨燕家嗎?”

啥情況呀?

燕燕都急了,趕緊往出走,兩人在門口拉扯。桐桐坐起來看窗外,然後扭臉看田易陽:“這是哪個?”

不是之前說的兩個中的任何一個,田易陽自己也不認識。

但是燕燕還是把人帶進來了,“……我一朋友,叫吳華。”

來了就是客,先進來吧。

挺普通一小夥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打扮的很本分,拿著本本分分的禮。坐在飯桌上吃飯了,說起來了,才知道他是七區的,父母也是鋼廠的,一說起來吧,林守道有點印象。

四爺好像也想起來,“你是不是有個兄弟叫吳放。”

“對對對!我家哥倆,那是我弟弟。”

四爺就看桐桐:“吳放他哥!”

吳放就是那個叫四爺保管雜誌那個!他有個叔叔在機關單位上門,曾經出國從機場帶回一本雜誌。

桐桐就笑,“哦!那就認識了。之前吳放好像跟我們說過,他哥考上中專了,將來是要開火車的……”她說著,還不確定的看四爺:“是有這麼一回事吧?”

“有!是讀的鐵路技校吧?”

“對!我嬸兒一家子都是鐵路上的,她自己是乘警。後來,我就中專就讀了鐵路學校,學的鐵道機車駕駛……”

四爺又問說:“拿到司機本了嗎?”

“拿到了!也是剛拿到。”

“挺不容易。畢業得見習一年,然後是副司機,對吧?”

“對!對。”

“再下來得一年……還是得有六萬公裡,才有考司機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