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人生向暖(123)三更(2 / 2)

桐桐重新高興起來,難得輕鬆的蹦著踩落葉。

四爺一手拉著她,一手背後,抬眼遠眺,身處白山黑水之間,“……也算是老家吧。”

桐桐就笑,返回來站他身後,蹦起來掛在他背上,叫他背著走,然後一路晃著腳,臉貼到他的背上:“得快點!再快點!”

四爺走的不疾不徐,他知道,這不是催自己走快了,她是想叫成果更快些。叫人在嚴冬裡,能看到一點希望。

接下來,桐桐在招聘,在麵試,在磨合團隊,再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實驗室。

在天冷下來,溫度到了零下的時候,四爺完成了他的一線實踐。

在實踐彙報會上,他提出了一個概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說實話,要不是他自身很有商業眼光,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從垃圾堆裡刨出個金娃娃,誰能耐心的聽他說什麼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要不是那個鬼見愁是他媳婦,人家死心塌地的,就看上這個小金,叫大家多了幾分好奇,誰還真往心裡去?

於是,彙報會一結束,老總就跟秘書說:“叫小金上我辦公室來一趟。”

好的!

這位老總姓曾,叫曾凡。中等身材,大腹便便,皮夾克也兜不住大肚腩,坐在沙發上感覺肚子是放在大腿上的。

四爺一進去,這曾總就笑,指了指邊上的沙發:“小金,來!坐。”

坐過去,秘書上了茶,曾總才說,“你的眼光獨到,市場感知敏銳,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四爺就說企業的現狀:“咱們的核心零部件都是進口的,自主生產的不多。汽車像是攢起來的!利潤空間本身就不大!隨著其他的代加工企業被收購,咱們跟外資汽車,合資汽車以及進口汽車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逐漸失去競爭力,這是不爭的事實!”

是!技術比不過、價格比不過、品牌比不過,可以說是市場萎縮到隻在北方幾個省還在售賣。

其實,已經有人提出合資,或是乾脆徹底賣掉廠子。

不光自家這邊麵臨這個問題,就是啤酒廠那邊也有人打算收購。可能收購案已經擺在人家的案頭了,隻等著操作了。

四爺搖頭:“收購……之後呢?國產的品牌會被雪藏……”

曾總端著茶杯,“那依你之見呢?”

“我覺得‘農業現代化’,這個五個字裡到處都是商機。”

“做農用車?”曾總搖頭,“市場被占了。”

怎麼就市場被占了?產品總是在更迭的嘛!

四爺就說:“咱可以先不碰這個大的,轉型難!轉型風險大。農機價格貴,擠占市場咱們不會占便宜,除非比彆人的更優。”

是啊!說的不就是這個嗎?

“但可以從小處著手呀!每家未必買的起拖拉機,但是一二百塊錢,二三百塊錢的農藥噴灑機器呢?”

啊?

對呀!背在背上,或是放在地頭的大一些的,它的核心其實就是電機。

叫電機輕便起來,馬力大一些,它的市場很大!很大很大!輕便意味著它的是使用壽命沒有那麼長,再加上農藥腐蝕,三年就得更換。

曾總有些沉吟:“但這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是的!最開始,汽油柴油可以帶動,確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若是有酒精汽油問世,咱們的產品隻要更換一個小零件,就能用酒精汽油做燃料呢?”

酒精汽油?說什麼胡話呢?我還沒聽過有這個東西。

四爺就笑:“那您覺得林總接手糖廠,是為了做糖果的?”

曾總一下子坐直了:“是……能源?”

“對!生物能源。”四爺就笑,“我覺得,在恰當的時候可以跟林總簽署合作意向。咱們做成配套的產品,同時享受國家的財政扶持和政策扶持。”

曾凡站起來了,有點明白了:這倆人怕是心裡都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要不然兩人怎麼一個去了麻煩不斷的糖廠,一個來了這個效益不好的生產汽車的產業。

他問說:“小船好調頭,可以嘗試。”

“能否設個分廠,專做農機,作為改革的試點……”

曾凡沒急著表態:“這樣,你寫一份材料,需要開會討論。”

四爺從包裡拿出了厚厚的一遝子材料,“您可以看看。”

有備而來呀!

曾凡接了,這才說:“這樣……你幫著約一下林總,咱一塊吃頓飯,我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