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人生向暖(129)三更(2 / 2)

表達的意思是:

第一,職工作為小股東,不好管理;

第二,換個方向投資,利益並沒有減少多少。

第,兼顧了長遠的利益。

有這個理由,這個交易就有達成的前提條件。

周行長信了,信了林雨桐真要左手倒右手。他問說:“需要多少?”

桐桐比劃了一個數字。

周行長瞪大了眼睛:“這麼多?”

“您能給我批多少,不足的我再另外找去。”

周行長為難了,隻給桐桐比劃了根手指:個億,不能再多了。

桐桐心裡一鬆,她隻敢想從每家借貸出一點五個億,沒想到周行長這麼敞亮:“我敬您一個!今兒必須得敬您一個。”

於是,小圈子裡都在傳,說是新能源要把原來賣掉的產業再收回去。

這消息可靠嗎?

有些說胡扯,壓根就不可能。有些說人家都走銀行的貸款程序了,真的不能再真了。

但有人反駁:“這種不可能,必須得股東大會。”也沒聽說開會呀。

“那你看看那個股東的組成……這肯定是私下談妥了吧。那些職工持股……咱就說,林雨桐把那些職工都喂成自家的了。”

當然了,這件事隻是傳言,且隻在一定圈子裡傳的傳言。

有人打聽到陳廣那裡,陳廣的交際最雜。可陳廣怎麼說的?

陳廣打哈哈,顧左右而言他,一句正麵的回答都沒有。

啥意思呢?這肯定還是有什麼交易不能叫人知道唄。也就是說,傳言未必不可信。

四爺跟同組的幾個人一起吃飯,看了短|信就把手機收起來了。

大冷天的,小飯館裡,都穿著工裝,一人一個盆,米飯和菜往裡打就完了。

錢工一邊扒拉飯,一邊打趣:“林總盯得挺緊呀。”

四爺抓了筷子跟著一塊吃,桐桐沒說彆的,就說銀行貸款走程序需要等待的事。他跳開這個話題,看另外一張桌子上坐著七八個男人,人人一盆米飯,卻隻要了一盆的燉酸菜。

這是臨時工,之前還在車間門看見過他們。

於是,四爺喊老板:“給那邊幾個師傅上一盆鍋包肉。”

老板探頭朝外看了一眼:“來嘍!”

那幾個人連連擺手:“不用!不用!”

四爺起身,端著盆坐過去了,“今兒忙,也沒顧得上問。在這邊乾活還習慣?”

“習慣!都是一樣下車間門。”打頭的放下手裡的盆,遞了煙過去。

四爺接了過去,裝兜裡了,“先吃飯,彆等菜涼了。”

這人就又端盆:“咱們這邊……挺好的!就是臨時工不能在食堂吃飯,出來就挺麻煩。”

“我們單位那食堂要是飯好,大家也就不出來吃了。”四爺說著就笑,“不過,咱這臨時工的問題確實是個問題,回頭我得問問……”

“彆!其實也沒啥。就是有活乾就行。”

說著話,菜上來了,一大盆的菜,四爺指了指:“趁熱!趕緊吃。”

一人一扒拉,這就吃上了。

四爺才問說:“我看你們的技術都挺好的,以前是哪個廠的?”

“軸承廠的。”這人就說,“以前效益好的時候,咱這也是待遇不錯。可效益不好,幾年不發工資,咱也是啥活都乾!有幾年不上手,手藝都生了。”

“怪不得呢!”四爺一邊吃著,一邊看這幾個人,“軸承廠……現在是個啥情況,隻停產了?”

“可彆提了。”說起來就來氣:“去年說是破產……破產之後又說什麼重組,咱也不懂!但那個意思就是,就算是不是國家的工人,咱也會有活乾的!可結果呢?廠區都賣給開發商,要蓋小區了,我們這才知道,廠子賣了!除了那幾棟樓的家屬院,其他的連地皮都賣光了。說是去年年底都賣了!”

邊上另一個年輕些的就氣道:“賣給誰了,賣了多少錢……都是咋弄的,我們都不知道!前半年開發商要動工,我們攔了幾次。可我們一攔……人家那邊又是說電線杆倒了,又是水管子有啥問題……我們是一路的,那邊一使壞,我們的家屬院生活就不方便。後來又是說修整廠區門口的路麵,又是清理排水溝的……折騰的我們那家屬院進出都不方便了。家裡有老人,還有孩子上學……萬一出事咋辦?最後隻能算了,反正已經賣了,咱這些人該管啥?”

四爺慢慢的點頭:也就是說,有時候企業的很多決定,其實工人是真不知情。

他給桐桐發消息:啤酒廠那邊,職工都知情嗎?未必吧。

桐桐看著手機,看著外麵白茫茫的一片:怎麼說呢?工人為了生活下去,為了生存,為了養家糊口,已經筋疲力儘了,他們哪有時間門和精力去考慮更多的問題。

不是他們傻,而是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