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人生向暖(159)二更(1 / 2)

人生向暖(159)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山……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桐桐在書房一邊忙活著, 一邊嘴裡哼哼個不停。

田易陽小心的朝裡瞅了一眼,人家背對著門口,擱在那裡唱的歡快的,屁股還跟著旋律一扭一扭的, 隔一會子還咯咯咯的笑幾聲, 也不知道那是乾啥呢。

她給林守道指了指:“自從不上班, 有點不正常。”

林守道白了她一眼:哪不正常?這高高興興的,不比那垂頭喪氣好。

他抱著外孫女晃悠, “咱不理姥姥, 姥姥就是閒的。”見孩子醒著呢, 他就大著聲兒問閨女:“咱今兒吃點啥?”

“吃啥?吃點偏碗飯。”

啥偏碗飯?這說的是啥呀?

桐桐隻笑,不懂就對了!

這天晚上, 桐桐把一包東西塞進了郵筒,便不再管了。

第二天, 春啤的門房迎來了郵局送信的。現在信件特彆少, 電話很方便, 年輕人用電子郵件, 而手寫的書信真的特彆少見了。

門房自己都納悶:“哎喲!彆是訂的報紙吧。”

結果並不是, 拿來二十封信件, 全都是給單位上這些現存的領導的。而且,信封很闊氣,落款全是X縣車城。

車城給領導們寄來的信件?

門房也說:“估計是宣傳單!”都是給買得起車的人專門寄送的!單就是為了賣車的!像是那些送牛奶的,他們也會送一些像是信一樣的東西,沒啥價值。

郵局的人就更不知道為啥了,放下就完了。

然後門房就等著,誰家的人進出,碰上就喊住, 東西遞過去,就算是送到了。

張主任的父親背著手遛彎,門房挑了給遞過去:“是張主任的。”

這老頭伸手拿了:“當個領導,一天天的都是事。”很會拿喬,“這是啥東西呀?”

“車城做宣傳的吧!”應該是的。

老頭兒抬手就給拆了,裡麵是一張優惠券,名字卻是:李飛主任。

優惠額度十五萬。

老頭兒嚇了一跳,但這玩意不是自家的:“是不是塞信封的時候弄錯了?”他轉回去喊李飛李主任的老爹:“來,取一下你家的信。”

李老爹溜達著過去了,找了李飛的信,拆開一看,名字也不是自家的,是王蘭的,優惠額度隻兩萬。

那這不行呀,得先領回去,各歸各位才行。

這一拆就有意思了,有的是二十萬的優惠券,有的隻有兩萬。

拿了二十萬的這個,心裡能不竊喜?買二十一萬的車,隻要拿一萬現錢。買出來再賣掉,這就是錢呐。

可隻拿到兩萬的,心裡啥滋味呀?什麼意思?瞧不起人呀!

當然了,這事沒法去質問趙一清這個當事人去。但是,你要是這麼對我,你安排下的事就彆怪我不精心了。要不然,你還以為我沒有啥價值呢。

拿到大額優惠的人,在電話裡一再對趙一清表示感謝:“……就這點事,我肯定給您辦妥……”

電話上當然不能提任何關於收錢拿好處的話,容易落下證據。這有些事,隻能做不能在嘴上提,大家心照不宣就成。

趙一清當然也就不知道這裡麵還有什麼優惠券不優惠券的事,他客氣了幾句:“我在西北,過幾天……等我回去之後設宴。”

“好的!好的!一定!一定。”

以為板上釘釘的事,結果出現了變故。

先是工人間都在流傳,說是那個林雨桐為了不接手春啤,辭職不乾了。

大家都不信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是從糖廠那邊傳來的。還有人說,之前那邊的副廠長張英親口說的,說職工太容易被欺騙了,林雨桐懶的費神!說工人被賣了一次兩次次還不警醒,她不想管了,所以,乾脆辭職,享福去了。

反正大家過的好壞跟人家又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嘛!

這話不是一個工人聽說了,好些跟那邊有些親戚關係的人都在說。大家說的有理有據的,尤其是關於某些人的子女在南邊置辦房產的事,更是有鼻子有眼。

這個卻也不是秘密!事實上,人家這些人的子女好似都格外出息,出去打工就能掙到錢,掙到錢就能買到房。

有些人不往偏處想,隻覺得人家的孩子能乾。可現在被這麼一戳,恍然大悟:感情是這麼一碼子事呀!

是啊!大家以前拿一樣的工資,你家孩子跟我家孩子也沒那麼大的差彆。怎麼就突然間,你們就都發了財了,孩子也出息了,我們就隻能在溫飽線上掙紮呢?

然後事情就經過很多人的加工,越來越走樣子了。有人說張主任家在廣深買的是彆墅,有人說李主任的閨女在滬市住著東方明珠邊上……

但真不是這樣,可偏偏大家都信了這個話。

就連李主任都懷疑張主任是不是拿的更多,畢竟車城的優惠額度大家的可都不一樣。

張主任真覺得這事邪性,他還專門去x縣的車城去看了,人家說壓根就沒有優惠券的事,肯定是哪裡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