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秦時風韻(2)二更(1 / 2)

秦時風韻(2)

這天晚上, 門又被推開了。

姓呂的那老嫗陰沉著一張臉推開門,並沒有進來,隻回身看了身後的老者一眼。

老者背著木頭藥箱, 低著頭進來看了眼躺在乾草堆裡的女子, 然後放下藥箱, 席地而坐,伸出手來。

桐桐沒言語, 將手遞過去。對方的手在手腕上停留了片刻隨即便拿開, 而後開箱取了一包草藥,“隻這一副, 先服用, 明日再遣人送藥。”

呂媼點頭應了一聲, 等著老者出去,然後帶路, 就這麼走了。

雪還在下,門都沒帶。風吹進來帶著雪花,桐桐不得不起身,將門再度關上, 重新添柴之後去看那些藥材。

布袋子裡的藥材並不都對症,她挑揀了一些扔在罐子裡慢慢的熬著。

那孩子回去之後該是求了她的母親, 風寒怕人, 沒接自己過去住,但卻也送了醫者來。

第二天果然又送了藥來,再加上劉女送了的凍粟米團子。

有肉有飯,再加上用藥,桐桐自己又是摁又是換著穴位放血治療。病並沒有去根兒,但是走出去, 看著是個正常的人了。

以原主的身體,這裡並不適合養病。劉女來來回回的跑,這身體要是老不好,以呂婆那德行,劉女的日子隻怕更不好過。

因此,不咳嗽了,看起來康健起來了,她便滅了這邊的火,主動往那棟宅子去。

推開並不厚重的木門,這也不過是個簡陋的民居而已。泥牆木窗,房子高矮有彆。那高一些的建築,有兩階台階,帶有小小的廊廡的,這是主屋。而其他的,整體矮小,門小窗小,進出都得躬身的,這便是下房。

其中最矮的那一間是劉女和原主住的屋子。

她一回來,站在廊廡下瑟縮著劉女就抬起頭來,滿臉的驚喜。而後返身跪在地上,坑窪不平的石板她跪的心甘情願:“夫人大恩,蠶女康健了。”

呂婆從屋裡出來,厭惡的看了劉女一眼,這才看向站在當庭的小女郎:“去廚房服侍,莫要靠近正室。”

說完,轉身走了。

劉女再度叩首:“謝夫人大恩。”說完,起身拉著桐桐回屋:“蠶兒,烤火。”

矮小的房屋,牆壁上有淺淺的洞,洞裡燃著火。邊上有草席,劉女拉著她席地而坐,起身又拽著布衾來給她裹上:“公子恩重,蠶兒當牢記。”

桐桐看著凍臉凍手的劉女,朝外看了一眼:“呂婆……”

劉女‘噓’了一聲,隻微微笑笑:“早年,府中姬妾婢女十數人,而今,隻賤妾還留在府中,能陪伴女君……當知呂婆之恩。”

桐桐便閉嘴了,轉移了話題:“是否該為夫人備飯了?”說著,她就起身,“我陪您去吧。”

灶膛有火,比屋裡更暖和。

母女倆去了灶下,桐桐淨了手,自己上手做。

粟米的殼去的並不乾淨,需得細細的挑揀。桐桐用水泡著選出好的,然後放入鼎中熬煮著。

至於說菜蔬,取了菘,也就是白菜,用菜心給主母和那小孩拌菜,沒啥作料,隻能是花椒和鹽水一起泡著,泡上半個時辰出來,擰乾了水分,用麻油炸了花椒潑上去,這就得了。

炒肉是彆想了,這得炙肉。作料少,但主要增味兒用大醬。

將肉炙烤出來,一薄片一薄片的,卷著涼拌的白菜絲,一個個的給卷好。

而後用小麥麵,這是純黑麵,沒篩麥麩出去的那種麵。搭上蔥和烤肉烤出來的油脂,給烙成蔥油餅。

分餐好,放到盤子裡端著。

桐桐跟著劉女給送到正室。

正室內很是暖和,那小孩在火鼎邊刻著竹簡,這會子抬頭看了看,聳動了一下鼻子,便立馬起身。

主母磨著黛石,像是在做眉筆吧?

等餐飯擺上了,趙氏動筷嘗了嘗,意外的抬起頭來“呂媼也嘗嘗,味兒極好。”

呂婆動筷嘗了嘗,便笑道:“今兒蠶女康健,劉女才有心餐食了。”

劉女忙跪下,雙手交叉於前,額頭貼在手背上,上身附地:“請主母責罰。”

趙氏不甚在意:“起來吧!做的好,誇你呢。”

劉女忙起身,退到門口的位置等著。那裡有風擠進來,那裡距離火鼎最遠。桐桐回頭看了一眼,什麼也沒說,退到一邊去了。

那小孩看了桐桐一眼:“蠶女,調茗來。”

茶這個東西,在之前有當菜用。而今,也當藥用。偶爾會做茗!

食肉怕不克化,飲茗最好。

茗名貴,放置在室內。桐桐去選茗,用熱水衝泡,距離門口就遠了,幾乎圍著火鼎轉圈圈。

桐桐看著默默吃飯的小孩:這小子,心性不壞。

她取了茶葉,放在個粗瓷碗中。轉身提茶壺的時候,她背過身,將掛在腰帶上的布袋打開,取了兩片乾葉子揉碎了,放在其中一隻碗裡。

這葉子本來是自己用的,因為吃食太粗糙了,上廁所太受罪。這種葉子就是草葉,有通便的作用。

泡水用就正好!

食用進去,那必然是要拉肚子的。

茶葉當菜用,當藥用,喝完一般會嚼著吃了的。

桐桐把放了葉子的這一碗最後端過去,遞給了呂婆。

此人不暫時挪開不行呀,磋磨劉女磋磨的太狠了。再這麼下去,下一個倒下去的就是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