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萬裡扶搖(19)三更 萬裡……(1 / 2)

萬裡扶搖(19)

家裡忙家裡的, 她的差事不能耽擱。

選了一個休沐日,她帶著白邱山和秦敏出門,直奔城外的桃花源。

白邱山就是最開始站出來的那個高瘦男, 秦敏是她的秘書丞。

三個人三匹馬, 這也是兵部這兩天才批給監察衙門的。

白邱山就不明白:“這個地方能找到線索?”

桐桐就問他:“桃花源在城外, 生意做了這麼多年了。裡麵不管是布置還是收藏,都不是凡品。隻藏書閣掛著的字畫就價值不菲。這麼一個地方, 不怕賊不怕盜……他們依仗什麼?”

白邱山被問住了:“……這個?”

桐桐就道, “這樣一個地方,來往都是顯貴和富賈, 背後必然有人。輕易動不得, 那就先不動。但他們的消息一定是最靈通的,這個線頭隻能從這裡找。”

白邱山看了監正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我知道……其實京城裡那些商戶、鏢局, 手裡一定還有私藏。”

對!肯定有。從這個方向查, 一定能找出來。

“可我去刑部問過了, 這些年並沒有他們犯的案子。也就是說, 他們除了押貨之外,沒乾什麼其他的勾當。我就得考量, 到底路上有什麼,叫他們不拿著|槍|押貨心裡就不安穩。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暫時彆動他們。你一查, 就驚的他們更加小心的藏匿, 犯不上。”

是!

這個季節的桃花源,景致又不同了。鮮花盛開,蜂蝶環繞,好一派富貴氣象。

馬才一停下來, 便有小廝上前:“林大人,您可久不來了。”

之前隻來過一次而已。

桐桐將韁繩扔給小廝,“帶著同僚出來聚聚,勞煩了。”

不敢當。

往裡有,便有陪侍的姑娘笑盈盈的跟著,“林大人今兒是想以酒會友,還是以茶待客?”

“以酒會友吧。”桐桐一路往裡走,一路賞著風景,“找一個清淨的地方,簡單的四五樣拿手菜,其他的你們看著上吧。”

“是!一定給您安排妥當。”

然後就被帶到一處風亭上,坐在高處,俯瞰景致。

菜色上來了,何止四五樣,光果品就準備了八樣。

上次見到的婦人親自端著酒過來了,桐桐早打聽了,此女-人稱德姑姑。

她笑語嫣嫣的,“林大人,還未曾恭喜您呢。這一彆,就是大半年。之前聽說您中了,我就盼著您來,好敬您一杯酒水,如今可算是等到了。”

桐桐就笑,靠在欄杆邊上,“上次失禮了!竟是不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姑姑,該我賠罪才是,又怎敢在你麵前造次?”

“我的林大人呀,可不敢當。”德姑姑趕緊倒了酒雙手捧著:“都是諢號,大家叫著玩的。來這裡的,多是消遣的,我呢,也就是陪著大家消遣而已。客人們抬舉,叫一聲德姑姑,可其實就是一賣酒的婦人而已。”

桐桐接了酒,一飲而儘,“德姑姑坐,你有心待我,我還不曾跟你好好說過話。隻聽聞德姑姑待人周到體貼……改日,我也想把德姑姑的周到體貼告訴他人。”

這話說的,還怎麼馬上走呢。

德姑姑就在下首的位置坐了,然後又給白邱山和秦敏斟酒,誰都不冷落。嘴上也沒閒著,一一介紹桌上的菜色:“這一道百合炒肉,最是清淡,口感脆爽,您嘗嘗。”

“這道菜要做好,當真不容易。”桐桐夾菜嘗了,然後點頭,“有點意思。”

緊跟著德姑姑又拆了兩個‘粽子’,“這是祖娘娘當年做過的,嫩玉米磨成漿,裹在嫩玉米皮裡,蒸出來軟糯可口,再佐以蜂糖,口感更好……”

桐桐接過來也吃了,現在最好的一個點就是,飲食格外豐富。像是紅薯、玉米、辣椒,這些東西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吃食了。

一百七十年,人口繁衍的極快。在普通百姓的認知了,再是好天道,都要在貧瘠的地上種點番薯。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著,因為據說立國之初,天災頻發。若不是朝廷推廣這些作物,不知道有多少人扛不過去。

後來,種這些作物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祈禱風調雨順的儀式。

便是富裕人家,房前屋後都要種一些。貧寒人家將這些當主食,他們把這些當過日子的儀式,一直保留到現在。

在桃花源這樣的地方,這個季節,嫩玉米也才長成飽滿的顆粒,馬上就有時鮮菜品安排上了。

桐桐沒用蜂糖,就吃著純正玉米味兒的玉米糕,然後點頭:“很細膩。”

“灶上還正燉著‘福壽全’,聽說太|祖他老人家尤其喜歡,祖娘娘做的最好的菜就是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