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萬裡扶搖(33)二更 萬裡扶搖(33……(1 / 2)

萬裡扶搖(33)

這一年京城才到初冬時節, 朝廷收到急報,盛京出了大案子,出了自新明以來最觸目驚心的案子——倭人細作案。

急報送來, 朝野震驚。

此時,四爺正在求真館裡。

求真館裡, 一大半的地方是禁止進入的。三米高的牆體,厚重的大鐵門將人擋在了外麵。牆外是一一排排的大樹, 長了很多年了。此時, 落葉滿地, 正有一老人慢慢的清掃著。

四爺站在門口,輕輕的敲了敲門。除了悶悶的聲響之外,裡麵並無應答之聲。

倒是正在清掃樹葉的老者扭頭看過來了,“這裡不許人靠近,這位大人, 退了吧!退至林子之外,去吧!”

四爺回過頭看, 看向那老者。見他身形佝僂,須發皆白,就走了過去, “老人家, 那裡麵是無人看管……還是?”

老者回頭看了看鐵門, “先帝病重之後便下旨封了那裡, 看守自然是有的, 隻是無陛下的旨意,誰也不敢開啟後麵的庫房。”

“裡麵存放了什麼,您知道嗎?”

老者搖了搖頭,繼續灑掃去了。

掃帚劃過地麵, 發出颯颯颯的聲響。

四爺看著那高高的院牆,這是不進宮都不行了。這裡還真就是等閒的人進不來。

他轉身就走,但想進宮,現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才從宛平縣尉的官職調到工部,一個從六品的官員想進宮見皇帝,難度還是不小的。

從求真館一出來,他就聽說盛京出了奸細案。

這必是桐桐在那邊鬨出大動靜了,他直接回府,拿了金鎮北的朝貼,直接上宮門口,遞了朝貼,請見皇帝。

彆的時候做兒子拿著父親的帖子要進宮見駕,那是辦不到的。

但是如今不同往日,細作鬨的厲害,金鎮北身居要職,人在盛京回不來,人家兒子急匆匆的要見皇帝,這肯定是有大事要奏明陛下,這便不能耽擱了。

其實,按照正常的流暢,應該直接送到軍機,畢竟皇帝沒親政嘛。

但:要是金家不信任軍機呢?要是這事軍機管不了呢?

於是,朝貼順利的遞到了小皇帝手裡。

小皇帝拿著帖子撓頭,盛京那邊的密折還在路上,他正著急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了,結果金鎮北的兒子來了。

那個自己一直很看重的金肆曄,那個叫廢棄的礦山重新出礦的人才。

“宣——”

小皇帝將朝貼放在一邊,然後急匆匆的去拿魚竿去了。

四爺來的時候,就見這孩子正拿著魚竿帶著鬥笠在院子裡釣魚。

沒錯,就是坐在院子裡釣魚,釣的是風水缸裡養著的魚。釣的一本正經的,特彆認真。

他才要說話,這小子‘噓’了一聲,“彆驚走了朕的魚。”

四爺朝那風水缸裡瞅了一眼,水缸最寬處直徑尺左右,裡麵隻一條大草魚,足有兩尺長,調頭都困難,能把它驚到哪裡去?

他在邊上就說:“莫不如,把缸砸了吧。”

小皇帝翻著眼皮嘟著嘴看他:“它困在水缸裡,半缸水能活它的命。你可倒好,砸了缸,水流完了,它不得死了呀。”

四爺:行!話裡有話。這是把他自己比作那缸裡的魚了!是說他的處境,也是在譏諷自己呢,說自己特來找他奏事,就跟他釣風水缸裡的魚一樣,純屬多此一舉。

心眼是不小,腦子也足夠機靈,就是嬌慣的很不成個樣子。

他就順著這小子的話往下說,“砸了缸,魚順水而出,有兩種結果,其一,被人撿起來放在案板上,成了彆人的盤中餐;其二,有人覺得吃又吃不下,不管吧,死了又可惜,於是,順便給撿起來了,抬手仍在另一個甕裡。那個甕許是更大一些,人家也養它養的更精細一些。隻是這條魚呀,他缺了點以死相搏的勇氣。”

小皇帝順手扔了魚竿:這個金家的小子果然是個壞人!他竟然叫朕用這唯一的,如此珍貴的命去搏!要知道,皇家就剩下朕一根獨苗了,江山不保就算了,要是連小命也玩沒了,這到了那頭,見了朕的先人們,不是更沒臉?

朕可以冒險,但前提是:朕的命不能丟。

他輕咳一聲,問這個金肆曄:“愛卿有何時要稟奏?”

四爺:“……”孫子,告訴你的都是好話!你這惜命的德行,到底隨了誰呢?算了,懶的跟小娃子一般見識,他說正事,“臣借著金軍帥的帖子來求見陛下,為的是求真館。”

小皇帝愣了一下,狐疑的看對方:“你說求真館?”

“是!求真館的庫房無聖旨不能開啟。”

小皇帝摸著腰裡的玉佩,看對方,“你要去求真館找什麼?”

“鐵路軌道,以火推氣,以氣推車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