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扶搖(79)三更 萬裡扶搖(79……(1 / 2)

萬裡扶搖(79)

這件事足夠大家津津樂道許久!京城中一時之間如同過年, 喧騰的厲害。

而後宮中又設宴,宴請這些百姓。小皇帝下了血本了,按照一個人一斤肉、一斤菜蔬、半斤主糧的規格準備的。

設宴的當天,朝臣和請來的百姓, 看到了小皇帝的‘玩具’, 兩道鐵軌, 兩個鐵皮車在上麵哐當哐當的走動。一個慢, 哢噠哢噠的,明顯不平穩。可另一輛則不同, 那麼小的一個, 那個速度一點也不慢。再看上麵插|著的旗幟, 看旗幟的搖擺程度就知道它的顛簸程度。

不懂的就是看個熱鬨, 可懂的人就站住腳了。

這玩意是什麼, 朝中的人大部分是知道的。這不就是被叫停的那個火車嘛, 還有一段修築好的軌道, 一直被皇家保護。

而今, 小皇帝把小模型擺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他就是在說:看吧!滿朝都不答應的事, 它做好其實是這樣的。

你們敢說這個沒用?這東西要是貫通, 對軍事的影響你們敢想嗎?朝發夕至,調軍需,調兵力。這東西對商業的影響,南北通途。

這麼多人見過了, 這些人一出宮, 就直接傳到了宮外。

小皇帝又把這玩意擺在宮門口的台子上,叫人守著,有人想看就叫看嘛。看的人越是多,支持的人就越是多。尤其是做生意的, 簡直都要瘋了。

金逸塵跟老三打聽:“老四呢?朝廷拿出來就是要修!這玩意會下金蛋。”

它就是再值錢,那也是朝廷的,還能叫你修呀?

金逸塵就說,“你知道要是能占一條路,隻出資一條路,祖祖輩輩都能躺著過日子……”

沒戲!朝廷不缺銀子。

像是金逸塵這樣的,他尋找的是商機,其他的根本就不往心裡去。但是老三不一樣呀,他覺得最近這流言挺多。

就像是那火車,不知道怎麼的,就跟細作聯係起來了。有人說,從太|宗皇帝到先帝,到現在的陛下,都很英明。幾代人都在堅持,可為什麼先帝病重之後,就暫停了呢?

說到底,是朝中不支持。

可朝中為什麼不支持呢?因為像是齊閣老的那樣的人,他們帶頭不支持。可他們為什麼帶頭不支持呢?因為他們養的外室都是倭國的細作。他們是受了細作的影響,要的就是壞咱們的事,回頭好咬咱們一口。

不知道是誰引導的,還是大家不自覺的聯係起來的,反正這個說法甚囂塵上。

說是那些被查的當官的,他們侵吞了朝廷無數的銀錢,把銀子藏在了倭國人從咱們手裡搶去的海島上,也堅決不許朝廷修這樣的利國利民的路。

自來,這修橋鋪路可都是積德的大善舉!這樣的路通了,能拉人能拉貨,想去那裡坐上就走了,多方便呐。

這不是大惡是什麼?

一時之間,群情激奮。再加上京城內外的百姓,這還了得?

沒過幾天,又有了傳言。說是林伯爺早將人羈押了,可就是朝中的大人們在殺與關的事情上不能達成一致,所以,事情就僵持住了。那些貪官還被好好養著呢!

沒看見政事堂嗎?正修著呢,說是要把這些人關在裡麵念一輩子書。

真的假的,假的真的,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可了不得了。

曹南院曹閣老早起一出大門,發現正門口被擺了好幾堆狗屎。

趙遷家門口也有,他麵色平靜,甚至於嘴角還翹了翹,隻吩咐夫人:“彆嚷嚷,鏟走漚肥吧。”

常青蓮的馬車上被人砸了臭雞蛋,那馬車上,明晃晃的。

陸玄和金鎮北以前是軍機,他們反倒是沒事。一到衙門兩人就對視一眼:事不對!

嗯!可不嘛,事不對。

金鎮北心說:林叔珩的損主意是真多!她愣是躲在後麵瞧熱鬨去了。

現在怎麼辦?這種情況誰能控製?誰若是違背這麼多人的意願,那他自己得先滾蛋。

常青蓮在班房裡轉來轉去,而今的情況,說起來就是祖娘娘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當年,祖娘娘利用民間輿情是辦了不少事,但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弊端,那就是上麵的決策可能得受輿情影響。

一如現在!

她叫了秘書丞請林叔珩,然後看著林叔珩的眼睛:“你在學祖娘娘?”

桐桐:“……”這是什麼話,“下官不懂閣老的意思。”

“百姓的想法是單一的,他們考慮問題是單純……”

桐桐打斷她,“大人,您找下官來……隻為了跟下官討論這個,那恕不能奉陪。其一,下官身上有差事;其二,您便是上官,也沒有劈頭蓋臉來訓斥我的道理。我們之間公事上不包含這一項的聯絡。”說著,她一拱手,“閣老,您還有彆的吩咐嗎?在下官的職責範圍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