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扶搖(85)三更 萬裡扶搖(85……(2 / 2)

現在,想上升的有上升的空間,不想上升的,所有人都能理解包容,覺得嫁人生子也是一種並不比誰差的選擇。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存,我認為這就是好的。

而當你把一些東西非得拔高,那得知道,能爭到上遊的是少數,特彆差的也是少數。更多的是上不去,下不來的普通人。彼時,她們怕落到最後,怎麼用力都夠不到上麵……自責、被指責,承認自己的無能,欲求的不滿,你覺得她們過的會更好?”

桐桐沉默著沒言語,認知的差異,這便沒有辯的必要了。

常青蓮又道:“從朝廷的角度來說,短期內,女子參與各行各業,這意味著實際人口翻倍。”人口意味著乾活的人,“以前,男耕女織,女人隻照管一家吃穿,照看孩子,就已經占據了所有的時間了,這是有參與勞動的。自新明開始,織造成了大機器,很多有女人織布了,後來,也很少有女人自己做衣裳了……雖然耕種的女人還是極多,但這其實是減輕了女人的勞作

隻有如此,女子才能安心的生育子女,繁衍後代!能叫女子在家安心的生育教養孩子,而不因此被人鄙夷,我覺得這就是對女子最大的保護。而你們那一套,其結果……從長遠來看,人口的繁衍必然緩慢。不信你就走著看!”

桐桐聽懂了她的意思了,她認為,坦然的承認男女的差異,且尊重這種差異,不必事事追求所謂的公平。她認為,女子能接受教育,有上升渠道,可自由選擇,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務,生育教養子女,不因經濟原因被人鄙夷,這便是對女子的保護。

而男人,不承擔生育的風險,沒有育兒的瑣碎,那理應承擔給女方提供應有的供給。

此乃男女有彆,各擔其責。

她認為,從長遠來說,這才是良性的。

桐桐覺得之前跟常青蓮交流的還是少了,不管是她是怎麼做的,至少她的這種想法和認知,不完全是錯的。

她端起了桌上的涼茶,雙手舉起,“這是第一次跟您深談!受教了。”

態度恭敬,語言誠懇。常青蓮:“…………”所以呢,你是怎麼想的?

“這些跟男女享受平等的教育並不矛盾。”桐桐就說,“我不反對您的有些理念,但隻理念不行呀,她得需要在教育中灌輸這種認知,也得在律法中保障這種權利。這都是需要推進的!否則,它就是空想!您認為男女本就有彆,不用刻意如何。但其實不對,如果男人沒有那種平等的認知,女子在婚姻中一樣處於弱勢。因此,越是如此,此事越是勢在必行。”

常青蓮端起了茶杯,跟林叔珩碰了一下:此事,我不反對!

兩人把茶一喝,然後桐桐起身告辭。

回家的時候都很晚了,林伯瓊和黃氏兩口子都在院子裡等著呢。夜裡不歸他們不放心!

桐桐就說:“去睡吧!誰能把我怎麼著呀?有時候談的晚了,半夜三更的,你們也跟著熬?”

林伯瓊一邊打哈欠一邊問:“這是去哪了?內城還罷了,這要是出城……”得罪了那麼些人,你怎麼那麼大的膽子,自己走夜路。

“沒事!就在內城,去了一趟常閣老家。”

林伯瓊的瞌睡都嚇沒了:“你說你去哪了?”

“才常閣老家!”

“談到現在?”

“嗯呢!有點晚了。”

“她沒訓你?”

“訓我乾什麼?”桐桐就站住腳,跟林伯瓊說一點官場上的事,“哥呀,當官不是那麼回事。不能因為有爭執,在大事上就處處作對,這是不對的。官場中爭歸爭、鬥歸鬥,但該溝通還是要溝通,該選擇合作還是要合作……是敵是友,有時候分的沒那麼分明。做官是為了辦事的,對吧?”

所以,一邊彼此不順眼,一邊還一起共事著。

桐桐就笑,“對啊!”

“她還算和氣?”

“閣老嘛!較量了一回,知道深淺了,反倒是更好溝通。長談了一番,在有些事上彼此能找到一點共通的地方,還不算壞。”

黃氏拉了丈夫:“走吧!回吧,叫叔珩早點歇。”沒什麼具體的差事,她還能忙成這個樣子。最近這些日子,家裡的客人不斷。女學的先生,各地任職的女官甚至趁著夜裡回來,一聊就是半晚上。

說的都是些什麼,她也不懂。

但這外麵一天一天的這個熱鬨,不用問都知道,那旋渦的中心就在這伯府,在那不大的一間書房裡,就在自家小姑子的言談之間。

回了院子黃氏低聲說:“咱生幾個姑娘,好不好?”

什麼都好!

黃氏歎氣:“姑娘都隨姑姑……”

林伯瓊哼笑一聲,“三個姑姑呢,你想隨哪個?”

黃氏:“……”討厭!怎麼這麼會給人潑冷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