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扶搖(118)三更 萬裡扶搖(1……(1 / 2)

萬裡扶搖(118)

小皇帝咬了一口月餅, 然後含在嘴裡慢慢的咀嚼。

冰皮,杏醬餡兒。

他低頭看了一眼,然後起身,打開了兩個箱子。

一個箱子是金肆曄進上來的, 年年都有‘福’字。一個是林叔珩的, 她這兩年開始剪紙, 也都剪了‘福’字來, 是給他貼窗戶的。

太|宗皇帝的手劄上,有很多日常。

賜福、剪紙、還有這杏醬餡兒的點心。

太|宗說祖娘娘喜歡杏兒, 於是, 後來境況好了之後, 宮裡便一年四季不缺杏醬。太_宗皇帝酷愛紅豆沙、綠豆沙為餡的月餅, 卻不甚喜歡杏醬餡兒的。但每逢年節, 還是會陪著祖娘娘吃一個。

是不是手裡這個味道的, 他並不知道。

隻是, 有時候很多事情巧合了, 總叫人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中秋了, 林叔珩像是往常一樣, 親手做了月餅,各種餡兒的攢了一盒親自給送來了。味道還是去年的味道,真的很好。

他將箱子蓋上,心裡懷疑:是不是王府的筆記手劄遺落在外麵了。金肆曄和林叔珩這兩個有心人, 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安慰朕吧。

他朝外看了看, 問說,“怕是今年中秋不見月。”要落雨了一般!

是!應該是賞不了月了。

小皇帝將小小個的月餅全塞嘴裡,笑道:“今年朕不在宮裡過中秋了,去伯府吧!”找林叔珩和金肆曄過中秋去。

可車架到了府門口, 這才發現這兩人要出門。

四爺撩開馬車簾子看著突然冒出來的小皇帝:要過節了,不在宮裡呆著跑出來做什麼?

小皇帝還奇怪呢,“二位愛卿要出遠門?”在城裡大可不必用馬車嘛。

桐桐撩開車簾子,朝小皇帝笑了笑,“這一過節,臣府上今年必然熱鬨。臣得出去躲一躲,想去西山……”所以,你回宮吧!一直就想秋裡去山上小住,聽秋雨,撿秋葉,食秋果,賞秋菊,品秋茶。

我倆就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煮一壺茶,臨窗對弈——而已。

住幾天就回來,不都休沐了嗎?

結果小皇帝說,“還是你們會躲清閒呀!那……算朕一個。朕跟你們去。”

四爺:“……”這孩子的婚事得抓緊了,黏人。

桐桐:“……”你找個妙齡姑娘陪你多好,夾在我們中間,你是嫌棄不夠亮堂嗎?我就快要出征了,能黏糊幾天呀,你還來打攪!忒沒眼色了。

長久的沉默,小皇帝愣了一下,“不行嗎?”

桐桐隻能說,“安全上……臣不敢保障。諸位閣老怕也會顧慮您的安全。”

“無礙!隻在西山而已。”他放下簾子,催車夫,“走吧!”

然後馬車動了,還走在了前麵。

桐桐看四爺,四爺也看桐桐,怎麼辦呢?帶孩子唄。

西山有寺廟,四爺跟寺廟的主持關係挺好的。主持接受了四爺的建議,在後山修了許多的靜室!相距都挺遠的。

香火錢給的不夠,身份地位不夠,這靜室可住不進來。

雖然常年空著,偶有幾個有身份的人住一住,但格調一直不低。且隻在極少極少的圈子裡流傳著。

四爺選的靜室是一處外觀看起來就是一處籬笆院的地方,一切取自自然之景。

主持說:“此處未曾接待過其他人。”

那正好,四爺就說,“此處不要再接待任何人了。”

主持當時沒明白,直到看到小院左近守著的人立馬便明白了,這是帝王駕臨了。

那這後山暫時就彆叫人上來了,畢竟下雨天,真要有遊山的人出點事也是個麻煩事。

小皇帝站在院子的屋簷下,漫山遍野層變的山林。

洗漱之後,散淡的坐在草亭中,果然就落雨了。雨水順著草簷滴答而下,滿院子的落葉被雨水打的貼在了地麵上。籬笆圍起來的牆角,一叢叢野菊已經盛開了,黃燦燦一片。野柿樹在籬笆牆外,柿子黃橙橙的,枝丫間的鳥窩裡不時的探出幾個小腦袋來,嘰嘰喳喳的。

除了風聲雨聲,便隻有屬於山林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