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花自向陽(15)一更(1 / 2)

花自向陽(15)

這個年月過冬, 蘿卜白菜大蔥,蒜苗粉條土豆。一斤也就三兩分錢,一家要是四五口人的話, 十塊錢冬儲菜頂天了。自家就兩口人,五塊沒花了,菜塞的哪哪都是。

冬儲菜裡, 就白菜占比最大。這玩意是能翻著花樣吃的, 儲存大白菜的量也就最大。按居民采購本的話,一個人有個五六十斤白菜的定額量。

也得看運氣, 看看趕上的是幾等的菜, 又是什麼品種的白菜。

一等的白菜瓷實,大家最歡迎了。二等的就隻白菜心瓷實。三等就整個是散的, 可能種的晚了,沒包住。

有些人就喜歡那種高樁白菜,菜幫子多。有些人喜歡那矮胖的,覺得這種更脆生。

反正桐桐是吃不太出來, 再怎麼著不也還是大白菜嗎?

但是周圍的鄰居都挺歡喜的,就跟過年似得。菜回來這不還得晾嗎?晾完了有那想在樓道裡放的,又怕菜風乾,得用報紙把菜給包起來,再用繩子給捆綁。

桐桐這邊一百多斤, 但一顆白菜十斤上下,她攏共也就十來顆白菜。收拾利索了, 就給周圍的鄰居幫忙。

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手腳麻利的幫忙,上上下下的來回跑,不招人煩。

鄰居就教, 怕小孩不會過日子,“外麵這個,泡著酸菜,醃著,彆浪費;菜葉子這個包餃子包包子做餡餅,都好;菜幫子弄個醋溜的白菜,吃去吧,得勁;這菜心,好東西,涼拌,點上香油香出二裡地去。記著,這白菜根,更不能扔。不管是泡著,還是熗鍋一炒,嘗一口,那滋味給肉都不換。”

才不信,給肉一準換!

路過的人就笑,“今晚燴菜,不買點肉去。”

這個得去!彆管是油渣還是肥肉,往燉菜裡一擱,那真是美味。

桐桐沒舍得買肉,肉得等到去看季安的時候再買。

周末,大早起的,去供銷社找韓慧。她一上班就先把自家要的半斤豬肉給買了在櫃台下放著呢。林楓一進去,她從後麵給遞了,然後擺擺手,叫他趕緊走。

兄妹倆出來就上車,往乾校去。

這邊是半軍事化管理,白天勞動,晚上學習。周末自由,裡麵自帶生活設施,食堂、醫院、服務社等等。

這次過去,就覺得季安應該是被特殊照顧了。她跟其他四五個婦女一塊,負責養雞鴨。雞鴨冬天不太下蛋,也無處覓食,就在籠子裡關著,保暖。天好的時候才放出來在籬笆院裡叫活動。

喂雞就是弄些沒長好的紅薯,剁一剁,最多在鍋裡給煮一下,再弄些糠,這麼一攪拌,給雞放在雞圈裡就行了。

累是真不累,天暖和了再去乾就行。

她說兄妹倆,“不用跑的這麼頻繁,寫信也行!路滑,客車也不安全。你們也看了,我這邊挺好的,什麼也不缺。”

怎麼可能什麼也不缺呢?不過是沒想象的那麼辛苦罷了。

桐桐將毛襪子給拿出來,“我學著織的,給我爸寄了一雙,這是您的……晚上學習,最愛凍的就是腳。”

鞋穿的時間長了,鞋底的棉花就不保暖了。坐在教室裡,身上能用大衣裹著,腳卻能凍的沒知覺。要不然,就得時不時的輕輕跺跺腳。

“羊毛的,保暖,套在尼龍襪子外麵……”

季安詫異:“你自己織的?”

嗯呢,“毛襪子織不好穿著就不舒服……”

行!試試。

這一試還真行!季安就笑,“不錯呀!”能自己做飯,自己縫縫補補,這就已經很好了!還學會了編織,挺好。

她逗女兒說話,想看看利索到什麼程度了,是不是有些音兒還沒學會,就問說:“跟誰學的?”

“剛開始是陳倩姐說幫我織,她賣電影票,平時也沒那麼忙,常在崗位上織毛衣,給很多人都織,織的可好了。說兩雙襪子她一天就得了,叫我彆費勁了。

我就說以後不能總逮著她幫忙,她以後結婚了,忙起來了,誰給我織!後來她就教我了。可剛開始老出錯,就問對門的李阿姨,問樓下的齊老師,錯了她們給我退出來糾正好……

後來收口的地方還是宋民家的宋嬸嬸幫我弄的。您這雙宋嬸嬸幫我弄了一次,我爸那雙我自己就能弄了。”

季安心裡點頭,這都說的很清楚了。表述的很完整,吐字清晰,聲音輕軟說話利索。

一個人長時間不說話,現在能說話了,不僅僅是隻發音和簡單的交流問題,也得注意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甚至於跟人交往的方式都得變!